來源:齊魯晚報
2022-07-18 09:45:07
原標題:上半年GDP增量全國第一,山東靠什么
來源:齊魯晚報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壓力下,增長來之不易。
具體到山東,上半年GDP達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凈增量全國第一,增速領跑粵蘇浙;GDP的優勢也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上顯現,同口徑對比之下,6.3%增速亦居四強省首位。
記者 黃壽賡 都亞男
GDP同比增長2.5%
中國上半年經濟韌性足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137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63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68億元,增長1.8%。
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分產業看,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8183億元,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22450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151831億元,下降0.4%。
2022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3元,同比名義增長3.6%,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同比名義增長5.8%,實際增長4.2%。
從收入來源看,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名義增長4.7%、3.2%、5.2%、5.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5,比上年同期縮小0.06。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5560元,同比名義增長4.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一系列扎實穩經濟政策成效明顯,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尤其是二季度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
但也要看到,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主要經濟體政策趨向收緊,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國內疫情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需求收縮與供給沖擊交織,結構性矛盾和周期性問題疊加,市場主體經營仍比較困難,經濟持續恢復基礎不穩固。
下階段,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住經濟恢復關鍵期,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增效力激活力添動力,不斷鞏固經濟穩定恢復的基礎,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提供政策助企紓困
山東拿出“真金白銀”
具體到山東,在一季度“開門紅”之后,二季度的山東不負眾望,上半年GDP增量躍居全國第一。
2022年上半年,山東省GDP達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第二季度21791億元,同比增長2.1%,這兩項數據均超越全國平均水平。
不僅如此,最為亮眼的是,山東今年上半年GDP凈增2811億元,GDP增量超過粵蘇,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在粵蘇魯浙四大經濟強省中,山東上半年及二季度GDP增速也都處于絕對領跑地位。
據最新數據,2022年上半年,粵蘇魯浙的GDP增速分別是2%、1.6%、3.6%、2.5%;2022年第二季度,粵蘇魯浙的GDP增速分別為0.7%、-1.1%、2.1%、0.1%。無論是上半年整體來看,還是二季度單一季度來看,山東的GDP增速都是全國前四強中的佼佼者。
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面對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山東經濟增速仍能維持穩定增長,這與山東各級政府積極作為有著密切聯系,與山東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的努力分不開。
山東各級各地始終保持著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視,堅持“動態清零”原則,在突發疫情處置、醫療救治、隔離管理、核酸檢測資源儲備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有力的行動。
山東的疫情防控工作到位,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除此之外,山東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上下足了功夫。
過去半年,山東從省級到縣市級的各級政府,惠企利企措施密集出臺,幫扶企業復工復產,惠及范圍寬廣。大至重大項目,小至具體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山東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紓困,提供政策助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山東作為全國唯一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雙過億省份,對就業工作尤為重視。
針對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山東先后出臺重點群體穩就業20條、援企穩崗13條、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1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人社部門組織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調查,“一對一”精準收集企業用工需求,并及時線上發布,提升人崗匹配度。
措施得當,成績理想。近期,山東組織開展了2022年第二季度調查工作,調查規上工業企業33371家。調查發現,二季度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缺工問題有所緩解,反映缺工的企業占18.12%,環比下降1.44個百分點;缺工總人數4.91萬人,環比下降38.27%,凈減3.04萬人。
山東經濟“底盤穩”
優勢凸顯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規模,與GDP規模和當地產業結構有著密切聯系。在山東GDP增量領跑全國的同時,山東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越發顯出一個“穩”字。
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來看,廣東以6730億元位居首位,浙江以4984億元居次席,江蘇以4639億元緊隨其后。山東排名第四,為3950億元。
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來看,同口徑對比之下,山東增速在經濟四強省中最高,達到6.3%,浙江位居山東之后,為4.2%,二者也是四強省中實現正增長的。廣東和江蘇上半年受疫情沖擊較大,增速均為負增長,其中,江蘇同比增長-5.8%。
據了解,按照統計規則,同口徑增幅是將今年和去年同期新老政策增值稅留抵退稅返加回收入計算的同口徑增長率,以更貼近財政運行實際情況。
從山東的數據來看,上半年全省累計退稅、減稅、緩稅、降費約1958億元。其中,留抵退稅1408億元,新增減稅降費約220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330億元。特別是自4月1日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以來,4-6月為12.3萬戶企業退稅1278億元,超千億現金流直達市場主體。
面向山東省不同行業、不同規模樣本企業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山東約65%的留抵退稅資金流向生產領域,主要用于購置設備、不動產、采購原材料及項目建設。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困難,助力經濟運行加快恢復。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政策效應顯現,山東經濟體量大、底盤穩、產業基礎扎實,自我循環、自我保障、自我修復能力較強的優勢將進一步發揮,經濟有望跑出新的“加速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