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2-06-27 10:15:06
原標題:濰坊高新區 立足教育需求側 奏響惠民三部曲
來源:山東教育報
本報訊(通訊員 劉濤)今年以來,濰坊高新區聚焦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服務思維轉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平臺建設為主線,全面推動教育惠民資源再擴容、惠民形式再創新、惠民質量再提升。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作為”,讓服務更貼心
該區圍繞群眾需求,將惠民文章做精做細,構建線上線下雙軌問題征集機制,借助濰坊高新教育惠民平臺、教育惠民一碼通等線上平臺和《致家長的一封信》《教育惠民需求單》等多種渠道,征集群眾個性化惠民需求2700余條,為惠民服務精準化、科學化實施提供精準數據支撐。大觀學校學生竇悠然的家長說:“沒想到學校的服務這么貼心。我在公安系統工作,單位臨時性工作比較多,有時不能按時接孩子,學校在保衛科設置了學生接送等待區,值班教師和保安人員協同負責孩子的安全,解除了我的后顧之憂。”
類似的故事在高新區的學校、幼兒園每天都會發生。為讓惠民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活動更加多元,圍繞學生發展需求,全區各學校全面開放了圖書室、乒乓球室、舞蹈室、體育館、美術教室等資源設施,統籌教師資源,開設勞動、文體、藝術、科技等特色課程936門,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菜單供學生自由選擇,實現了“一生一課表”。多元課程讓學生課后延時服務變得豐富多彩。
高新區將家長需求時刻放在心上,推動實施延時服務無縫銜接。各學校根據家長上下班時間建立“彈性入學+彈性離校”“錯時錯峰離校”機制,21所學校為家長中午接送困難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根據學生情況,延時服務期間靈活組合作業輔導、社團活動、微主題活動、家校溝通“四時段”,完善服務鏈條,以全閉環服務鏈條讓家長放心、學生開心。
變“一方單維”為“一主多維”,讓資源更豐富
該區以學校教育資源為依托,深入挖掘社區教育資源,以家校社三級平臺建設為載體,持續豐富惠民服務資源包,讓學生們有得選、選得好。近年來,先后利用濰坊市中醫藥博物館、濰坊市科技館、安全教育培訓基地等7處場所,設立校外實踐活動基地,構建了“專家智庫+資源智庫”兩個平臺,以專業資源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汶泉學校學生劉興霖說:“我們學校今年建設了立體化勞動教育基地。在這里,我們可以種植各種植物、養殖各種小動物,我學會了許多在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這個月,我認養的黃瓜已經開花結果啦。看到小黃瓜一點點長大,我真是太高興啦!”
全區緊緊抓住課堂育人主陣地,持續做大校內育人資源“蛋糕”。各學校結合實際,在“1+X”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特色化課程模式,打造了學校各具特色的課后服務品牌。如東風學校的“三源模式”課程體系、清平小學的“IEH課后服務模式”等,為學生搭建了全面成長的平臺。東風學校學生劉悟坤說:“以前,我放了學還要參加課外輔導和各種興趣班;現在,這些課程學校里都有了,我不需要再到外面上課了,每天回家后就可以讀讀書或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感覺輕松了好多。”
全區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科學搭建交流平臺,對接各領域資源,引入專家團隊、社會公益組織、在校大學生志愿者等團隊,為學校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支撐。有特長的家長、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等走進校園、進入課堂,為學生帶來了更加真實的體驗。高新雙語學校武術社團校聘專家尹純雄說:“‘武術進校園’的開展,讓傳統武術落地找到了切入點。看到傳統武術能夠在校園里煥發生機,我感到很欣慰、很高興,也為自己能為學生們成長貢獻力量感到驕傲!”
變“扁平管理”為“立體管控”,讓服務更科學
該區聚焦服務惠民質量提升,持續優化督導考核方案,以全體系、全閉環考核評價為抓手,以多元力量凝聚為依托,發揮黨工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構建了多方聯動機制。與公安、衛健等部門聯動,明確職責分工,建立“護學崗”,對校園周邊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進行巡查管控,為學生上放學安全保駕護航,筑牢了校園安全“鐵籬笆”。大觀學校家委會主任陳娜娜說:“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勢又很嚴峻,但我們對孩子們的防疫安全問題卻一點兒也不擔心。現在,高新區為每所學校都配備了校醫。早、中、晚放學時間,學校門口都有公安局、交警隊的工作人員執勤,家長再也不用為孩子們的安全擔心了。”
以分級包靠機制推動教育惠民落地落實,全區建立了區、校、年級三級網格包靠制度,聘任區級網格管理員21名,校級網格管理員107名,年級網格管理員470余名,以網格化管理推動課后服務高質量開展。為讓學校惠民服務工作開展方向更明確、目標更清晰,全區制定了惠民服務清單,涉及服務惠民內容47項,包含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所有服務工作清單明確時間節點,細化工作流程。學校梳理“底線+風險”兩張清單,制定隱患臺賬及應對措施,做好風險防范,以標準化服務提升惠民工作質量。濰坊教育局高新分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高新區實施了教育惠民專項提升工程,我們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轉變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機制,借助信息手段,全面提升教育惠民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優質教育服務推動全區高品質城市建設進程,讓教育成為高新區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助力高品質城市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