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6日訊 為做好大范圍暴雨過程的地質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山東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山東省應急管理廳6月26日發布《關于做好強降雨天氣下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并通知有關事項。
山東省氣象臺于6月26日6時再次發布暴雨橙色、大風橙色和雷電黃色預警:26~29日山東省迎來今年首次大范圍暴雨過程,26日中午至27日白天,強降雨主要在中西部地區,部分地區大暴雨,其他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7日夜間至29日,全省大部地區仍有降水。全省過程平均降水量70~110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50~90毫米。此次天氣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水量大、風力強,極易引發地質災害,需加強防范滑坡、崩塌等災害。
通知要求,要加強監測預警和會商研判。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極端天氣下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加大預警頻次,做到風險早發現,預警全覆蓋。特別是對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域更要嚴密監控,充分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堅決避免小風險釀成大事故。要建立預警“叫應”機制,接到預警信息后,基層防災責任人要因地制宜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逐戶通知等方式,將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確保預警信息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組織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部門加強動態會商,加密強降雨時段會商研判頻次,精準研判風險,及時按規定發布地質災害預警并啟動相應應急響應。
通知強調,要加強重點防范。根據此次降雨特點,在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的同時,做好以下重點防范:
一是加強重點時段防范,根據氣象預報,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26日中午至27日白天,各地一定要夯實責任,特別強化這個時段防范工作,根據雨情和會商結果,及時、果斷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確保防御責任“無縫隙”“全覆蓋”;
二是加強重點地區防范,本輪強降雨主要在中西部地區,菏澤、濟寧、棗莊等10市有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其他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暴雨期間,棗莊、臨沂、濟南、泰安、淄博等山區、丘陵地帶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當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細化工作措施,對重點部位加大巡邏密度,及時做好防范。必要時成立工作組赴各縣區指導、協調地質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
三是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防范,不僅要盯牢已經發現的隱患點,還要看緊臨坡臨溝建房、切坡修路、重要基礎設施、在建工地、重要旅游景區和學校、醫院、集鎮等人口密集區,確保災害早發現早處置。特別是對容易發生崩塌、落石的道路要密切關注,設立指示牌和警戒標志,必要時實行交通管制。
通知要求,要提前轉移群眾。各地要強化預警與響應聯動,指導督促提前撤離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堅決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推廣基層實踐中的“三個緊急撤離”經驗,即危險隱患點強降雨時緊急撤離、隱患點發生異常險情時緊急撤離、對隱患點險情不能準確判斷時緊急撤離,避免猶豫不決、瞻前顧后、當機不斷。加強已撤離人員管控,防止擅自回流導致傷亡。在安排轉移避險群眾返回原址居住前,要進行安全評估,落實監測預警等防范措施。切實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救災救助,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通知強調,要確保生產安全。極端天氣下,各地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受雨情、災情威脅的生產企業要果斷停產撤人。尾礦庫、頭頂庫等危險區域要落實24小時巡查制度,出現險情及時報告,果斷撤離受威脅群眾。文旅企業、單位要及時采取分流游客和暫停經營等措施,引導游客緊急避險。客運、貨運企業要及時停止發送客運班車,在途車輛就近停運避險。
通知要求,要做好災害救援準備。各地要做好隊伍、物資、裝備準備,加強與相關工程搶險隊伍、技術支撐隊伍的對接。極端天氣,應急救援力量和技術支撐隊伍靠前駐防,科學快速高效應對處置可能出現的突發地質災害。發生災害,以不死人、少傷人為首要目標,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下,第一時間報告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派出隊伍開展人員轉移安置和現場搜救。加強災害現場調查和監測預警,嚴防二次災害造成救援人員傷亡。
另外,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應急管理部門和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切實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帶班領導及值班人員要24小時在崗在位,相關負責人要保持24小時通信聯絡暢通。遇有地質災害險情災情,在做好先期處置的基礎上,要按規定立即上報,不得漏報、遲報,更不得謊報、瞞報。
閃電新聞記者 于興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