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2-06-06 10:39:06
原標題:濟南:全過程培養(yǎng)未來教育“領軍人才”
來源:山東教育報
“黨史學習教育如何在高中開展?” “教育戲劇在高中學校教育教學中如何應用?”……這是濟南市教育局首期優(yōu)秀年輕干部培訓班學員在一年前自主申報的攻堅項目,也是該市鉚緊“精選、細育、嚴管、善用”人才培育全鏈條的一次成功實踐。
“鍛造一支政治素養(yǎng)過硬、業(yè)務精湛、能擔重任的青年干部隊伍,是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源和活力泵。”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輝告訴記者,基于近年來濟南市教育系統(tǒng)干部隊伍老齡化嚴重,市教育局2020年5月啟動了首期優(yōu)秀年輕干部培訓班,開展“全過程培養(yǎng)”“追蹤式跟進”。
“選”出活力:在“嚴管”中擰緊“思想閥”
要想從整體上激發(fā)干部隊伍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活力,就必須突出“精選”加“嚴管”。
如何做到精選?濟南市教育局黨組在“三個堅持”上下足了功夫。
一是堅持標準制度化。成立專項考察組,強化對政治忠誠、教育情懷、業(yè)務能力等的全方位考察,給年輕干部“畫像”,形成考察報告,確定了首批60名培養(yǎng)人選,為干部隊伍增添了一支“生力軍”。
二是堅持識別經常化。加強信息庫建設,定期考察,分批發(fā)現(xiàn)和掌握優(yōu)秀年輕干部人才,重點將40周歲以下的優(yōu)秀中層干部納入資源庫,進行差異化儲備。
三是堅持選任科學化。突出實踐導向、基層導向,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和一線考察識別年輕干部。
濟南市教育局組織人事處處長林忠告訴記者,為每名年輕干部建立成長檔案,將干部培養(yǎng)責任抓在日常尤為關鍵。同時,建立了年輕干部跟蹤培養(yǎng)機制,通過政治監(jiān)督和廉潔教育提高年輕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
“育”出實力:在“項目攻堅”中磨煉“鐵肩膀”
“聚焦解決優(yōu)秀年輕干部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qū),全方位提升年輕干部的素質能力” 是濟南市首批年輕干部培訓的著力點,方輝表示,這也是為什么要在培訓中增加讓學員們結合個人專長、發(fā)展方向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申報攻堅項目和課題研究的主要原因。
“通過‘理論+實踐’‘課題+導師’‘項目+攻堅’,以及‘1+3’即1名學員配3名導師的培訓,讓我練就了能挑重擔的‘鐵肩膀’。” 濟南市第七中學辦公室主任李靜的項目“教育戲劇在高中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初步探索出“戲融教學、戲融德育”的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新模式,并申報了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專項課題。
“培訓的過程,就是我的核心工作思路形成的過程,也是我學習型團隊建設工作思路方法成型的過程。” 濟南市萊蕪第一中學團委書記、年級主任高萬福告訴記者,由省教科院和市教研院專家等組成的強大導師團定期召開跟崗研修圓桌論壇等活動,提升了學員們的理論素養(yǎng)和攻堅能力。
“用”出潛力:在“實踐鍛煉”中學會“挑大梁”
“越是‘急難險重’的任務和崗位,就越能逼出年輕干部的‘潛力’來,助力其擔當大任。”林忠告訴記者,此次參加培訓的60名年輕干部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崗位,一年中共完成課題研究43項、攻堅項目37個,激活了全市教育系統(tǒng)干部隊伍建設的“一池春水”。
“此次培訓中多崗位的實踐鍛煉,促使我學會了從煩瑣的事務中抽身走向學術研究高地,從被動參與走向主動擔當,從單一的專業(yè)走向復合型人才的成長之路。” 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黨政負責人劉慶華也是首期培訓班中的一員。目前,在他的帶領下,教研院呈現(xiàn)出“蓄勢而發(fā)、競相生長”的新氣象。
“年輕干部實用要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求全責備等觀念,不拘一格大膽使用,立好用才‘風向標’。”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纮表示,目前,第二批優(yōu)秀年輕干部培養(yǎng)工程正在籌備中。未來,濟南市教育局將繼續(xù)為“強省會”建設鍛造更有朝氣和活力的未來教育“領軍人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