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臨沂資訊網
2022-05-31 11:13:05
原標題:青島大學派駐郯城縣第一書記荊彥瑋:扎根基層辦實事,踐行初心謀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曉豪 見習記者 馬琳 通訊員 戴章超 臨沂報道
青島大學黨委副處級組織員、青島大學派駐郯城縣紅花鎮大院子村第一書記荊彥瑋,男,1968年6月出生,1986年11月入伍,1989年3月入黨,是一名軍轉干部。在部隊工作17年,榮立三等功3次,多次受到獎勵。2003年9月,荊彥瑋轉業到青島大學工作,先后任職青島大學后勤管理處房產管理科副科長、青島大學后勤管理處供熱中心主任、青島大學黨委副處級組織員等職。2021年10月,荊彥瑋同志在高質量完成第二、三、四輪省派第一書記脫貧攻堅任務后,又主動請纓,加入到第五輪省派第一書記隊伍,帶著組織的期望和囑托,投身鄉村振興工作。
講奉獻強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四輪省派第一書記,八年駐守農村基層”,這是荊彥瑋同志扎根農村的真實寫照。2015年2月至今,荊彥瑋先后在臨沭縣玉山鎮朱黃峪村、臨沭縣大興鎮澇枝新村、泗水縣圣水峪鎮小河村、郯城縣紅花鎮大院子村連續擔任四輪省派駐村第一書記。八年來,由于工作突出,荊彥瑋先后被評為沂蒙最美第一書記、齊魯先鋒、山東省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青島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6月受到山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通報表彰。從部隊到高校再到農村,他先后7次立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落地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荊彥瑋克服了老人生病住院無人照顧、女兒高考入學沒人接送等眾多實際困難,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農村幫扶工作。八年來,他不計名利、得失,扎根基層、心系民生,勇于吃苦、樂于奉獻,用一顆赤誠之心,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抓黨建強組織,聚焦支部建設。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就看領頭羊。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駐村八年來,荊彥瑋將每一個幫扶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都作為“三農”工作的總牽引,通過建強村級班子、打造過硬的黨員隊伍來抓實黨建引領作用,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荊彥瑋在工作中注重黨建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堅決杜絕形式主義,通過定期開展第一書記上黨課和黨員義務工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每到一村,荊彥瑋都從黨建工作基礎抓起,全面抓好“三會一課”學習制度,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黨支部建設成效顯著。八年來,荊彥瑋帶領包幫村黨支部共發展黨員23人,其中致富帶頭人和小微企業家11人;因地制宜,帶領幫扶村梳理完成村級管理制度30余項,全面建強了村黨支部,激發了黨支部活力,為幫扶村發展和村民致富奠定了堅強地組織后盾。
謀產業強基礎,錨定工作方向。從臨沭縣玉山鎮朱黃峪村到臨沭縣大興鎮澇枝新村,再到泗水縣圣水峪鎮小河村,又到郯城縣紅花鎮大院子村,荊彥瑋始終把幫扶村當家鄉,把群眾當親人。“鄉村發展要因地制宜,把好事辦好,把事實辦事”,這是荊彥瑋興產業、建基礎的準則。村莊到底如何建設,產業如何發展,這些都需要第一書記撲下身子,深入實地進行細致的走訪調研。每到一個幫扶村,荊彥瑋都帶著感情去入戶走訪,傾聽群眾的心聲,體察群眾冷暖,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用熱情和真誠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面對幫扶村人居環境差、村集體收入低等現狀,荊彥瑋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村莊發展實情,通過不斷招商引資和項目申報等多個渠道來大力籌措資金,真正做到強基礎、做實事、惠民生。八年來,荊彥瑋為了村集體增收,帶領鄉親們發展果樹種植、家禽養殖、扶貧就業車間、分布式光伏發電、沿街鋪設等多個致富項目,為幫扶村每年集體增收6萬元。在村莊基礎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方面,荊彥瑋積極爭取各類建設資金1500余萬元,為幫扶村硬化路面18公里,安裝路燈520多盞,架橋3座,修筑排水溝24000米,鋪設自來水管道8000米,改廁1560多個,建設文化健身廣場4個,修建攔水壩3座,美化墻體12000平方米,栽種綠化苗木15600株。八年幫扶,成效顯著,幫扶村舊貌換新顏,從過去的軟弱渙散蛻變成為美麗鄉村、示范村。其中玉山鎮的朱黃峪村和泗水縣的小河村成為了市、縣級美麗鄉村,大興鎮的澇枝新村成為了臨沭縣的示范社區,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稱贊。
聚合力強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派出單位是第一書記“娘家”,也是第一書記在幫扶村開展工作的強有力的后勤保障。派駐期間,荊彥瑋認真貫徹落實青島大學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部署,尤其在第四輪和第五輪掛職省派第一書記期間,作為帶隊隊長,能夠做到主動匯報,充分利用學校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勢,推進學校“從縣到鎮到村”進行點到面的全方位幫扶活動,為決勝脫貧攻堅和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派駐期間,在荊彥瑋等省派第一書記推動下,學校和泗水縣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和培訓、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科技服務建設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對接。學校醫療集團與泗水縣衛生健康局、縣人民醫院共同簽署了泗水縣人民醫院加盟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協議,集團與人民醫院在臨床技術、學科、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搭建合作平臺。
面對幫扶村農產品和蔬菜滯銷等問題,荊彥瑋帶領第一書記工作組積極對接學校,與鄉鎮簽署采購協議,為教職工采購農產品、將蔬菜引入食堂,不僅解決了農產品滯銷,提高了貧困戶收入,而且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提供了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和蔬菜,真正達到了互利雙贏的良好效果。面對百姓看病不方便等問題,荊彥瑋積極對接青島大學醫療團隊,多次為百姓開展“送醫送藥” “下鄉義診”等活動,為群眾量血壓、聽心音,查病例、開處方,共進行義診3350人次,解答健康咨詢8830人次,免費發放藥品3900多盒。在教育方面,學校積極開展愛心助學活動,為幫扶村2460多個小學生贈送書包,給孩子們送去關愛和祝福。
“要到艱苦的基層去鍛煉自己、磨練自己,用心、用情、用力為百姓辦實事,為村莊謀發展”,這是荊彥瑋同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參加工作30多年來,不管是在部隊的邊防哨所,還是轉業后到青島大學工作,還是到偏遠的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荊彥瑋都時刻牢記我黨我軍的根本宗旨,無私奉獻,愛崗敬業。駐村八年,他把個人的理想同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相結合,不斷從沂蒙精神、知青精神、“三牛”精神汲取力量,激勵自我,時時處處把為群眾服務的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干出了實績,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基層鄉村踐行了一名黨員的初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