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5-31 09:02:05
原標題:擦亮生態底色,講好黃河故事!東阿聚力打造黃河國家戰略先行區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東阿縣依托獨特區位優勢,搶抓戰略機遇,厚植生態底色,率先提出“聚力打造黃河國家戰略先行區”這一發展定位,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積極有效的探索。不久前,東阿被評為2021年度全省高質量發展進步縣。
擦亮生態底色 厚植全域綠色優勢
初夏時節,走進東阿縣牛角店鎮紅布劉村,仿佛來到一片樹的海洋,400余畝欒樹、白蠟、法桐遍布村莊周圍,石榴樹含苞待放,核桃樹、柿子樹孕育著棗粒大的果子,一派盎然生機。
東阿,因古代境內有黃河、濟水蜿蜒東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東阿沿黃57公里,占聊城市黃河段總長度的95%。南水北調東線穿黃隧洞、引黃濟津工程渠首均在東阿。近年來,東阿縣著力擦亮生態底色,厚植全域綠色優勢,全縣上下齊心守好生態保護底線,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實施“林長制+N”工作機制,大力“護綠、增綠、用綠”;重點打造全國首個平原國家級森林公園——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規劃建設面積達2266公頃;積極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持續壯大木材加工、苗木花卉、林下經濟、森林旅游和康養等林業產業;按照“突出特色、分層打造、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科學引導規范栽種經濟苗木,既營造了花果飄香的村居環境,還增加了村集體和群眾的收入,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未來,以艾山景區、魚山景區和曲山溫泉作為支撐,東阿正重點規劃建設18平方公里的黃河康養旅游度假區。數據顯示,東阿縣森林面積達到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7.85%,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喜鵲之鄉”“中國綠色名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
做強硬核產業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5月21日,在魚山鎮小店村興華有機蔬菜種植家庭農場的西瓜大棚里,瓜農曲振英正忙著采摘西瓜。由于采用吊蔓栽培、人工授粉、膜下滴灌等新技術,農場里種植的壽光2K西瓜一改以往“趴地”種植的傳統,掛在吊蔓上,在空中生長結果。新品種和新技術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現在農場單個大棚年收益在10萬元以上。基地還吸納了100余名脫貧戶以及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參與種植管理,每人年收入達4萬元。特色西瓜種植也成為推動魚山鎮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堅實的產業基礎,是高質量發展的根。近年來,東阿縣依托優勢謀劃項目,做強硬核產業。完善鏈長制和產業發展指揮部工作機制,實施“四百”突破工程,培育壯大阿膠及“阿膠+”、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建材4個百億產業集群。堅持以抓項目方式抓鄉村振興,圍繞沿黃林木、果品、漁業等產品,抓好特色農產品培優、一二三產融合、農村電商增效、農業科技賦能“四大工程”,勇爭全市鄉村振興“排頭兵”。主動推進濟東高速建設,用足用好濟南裝備制造等產業外溢機會,全力把東阿打造成聊城“東融濟南的橋頭堡”“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黃河國家戰略的主陣地”。
講好黃河故事 搶抓戰略發展機遇
“未來五年,東阿將迎來戰略機遇疊加期。”東阿縣委副書記、縣長田學超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省會經濟圈一體化、聊茌東都市區等國家省市戰略,特別是黃河國家戰略的加快實施,眾多優勢資源不斷集聚,政策集成效應持續放大,為東阿更深層次融入區域發展、更廣范圍集聚高端要素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這些都是支撐東阿未來發展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也為東阿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東阿縣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賦能東阿更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植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魚山梵唄)保護傳承和科學利用,加快推進魚山風景區4A級創建提升項目、東阿阿膠城文旅康養融合項目等建設;圍繞黃河文化保護開發利用,謀劃東阿黃河康養旅游度假區等一批沿黃重點項目,著力構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全面擦亮“阿膠養生·黃河怡情”特色旅游品牌。經過幾年發展,艾山從一方荒蕪之地一躍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艾山村、王道口村獲批省級景區化村莊、省級旅游重點村、省級美麗村居,打造了東阿“景區帶村”的鄉村振興模式;艾山風景區牡丹觀光節已成為周邊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節慶活動之一。同時,還打造了一批區域特點鮮明、市場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黃河農產品品牌,成功申報“東阿小麥”“東阿黑毛驢”“東阿黃河鯉魚”等1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加快融入、服務、落實黃河國家戰略,是東阿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作為沿黃縣的應有之責。東阿將全力搶抓機遇,扛牢責任擔當,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增效、改革開放創新、生態強縣突破、鄉村振興提質、城市建管提升、民生品質改善’六大行動,努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在東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頭陣、當先鋒、挑大梁、開新局,聚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和主陣地,展現東阿擔當、作出東阿貢獻,奮力譜寫全面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東阿篇章。”東阿縣委書記祁學蘭表示。
專家點評
走在前 開新局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研究員
高福一
抓住用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的歷史性機遇,是沿黃縣(市、區)“走在前、開新局”的必然選擇。東阿縣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以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筑牢高質量發展之基,以弘揚黃河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以講好黃河故事匯聚強大正能量,有利于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十大創新行動看聊城專題報道見大眾日報客戶端聊城頻道)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磊 薛良誠 高田 通訊員 崔穎 侯昌明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