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2-05-01 07:40:05
原標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榮獲省醫務系統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近日,山東省醫務工會委員會下發了《關于命名2021年度山東省醫務系統“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魯衛工匠創新工作室”》的通知,20個創新工作室分別被命名為2021年度山東省醫務系統“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魯衛工匠創新工作室”。齊魯醫院“馬道新創新工作室”“曹英娟魯衛工匠創新工作室”位列其中。
全省醫務系統各級工會旨在通過開展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和魯衛工匠選樹活動,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勞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為開展技術創新、培養創新人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
醫院工會將以創新工作室創建和魯衛工匠選樹活動為抓手,為廣大職工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發明等創新活動搭建平臺,使創新工作室成為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技藝傳承的有效載體,為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健康山東作出更大貢獻。
“馬道新創新工作室”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開放性研究型工作室。從事的血液病分子診斷工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率先開展白血病基因定量、熒光原位雜交以及二代測序等診斷新技術,自主研發國內首次創建白血病基因檢測室內質控體系,國內首批通過慢粒白血病參比實驗室認證、國家衛健委認證、以及國際質量評估機構認證,開展全國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發現了慢粒白血病療效評價新指標等,為對山東省血液病的精準診療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團隊圍繞惡性血液病積極進行基礎和臨床研究,現承擔課題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教育部和山東省基金5項、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和交叉課題2項,發表SCI論文50余篇,累積影響因子200余分,以第一位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獲發明專利2項,第二位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團隊成員負責山東大學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負責包括全英文課程《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及治療進展》《腫瘤學》《精準醫學》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團隊負責人主持血液科實驗室的常規運行,在科室成功獲批國家及省級項目中,特別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局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的成功申報、籌建、維護等方面,發揮著帶頭引導作用。
“曹英娟魯衛工匠創新工作室”圍繞一流人才、一流服務、一流管理和一流學科建設不輟耕耘,取得一系列工作業績和創新成果。團隊負責人主持、參與中華護理學會3項團體標準的制定。作為山東省護理學會循證護理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通過內部發行《山東循證護理資訊》(季刊)、與國內外循證護理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培養內訓師等。作為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副院長,打造優秀教學師資團隊。成功申請省內唯一一家“山東EWMA國際傷口治療師學院”,以中國醫院品管圈聯盟培訓基地建設為契機,打造齊魯護理品牌,近五年共獲得國際級、國家級、省級獎項70余項,參加首屆國際醫療品質大賽并榮獲唯一的一等獎。護理團隊自行研發的4個項目被2018年在墨西哥舉辦的國際護理信息大會上錄用并大會交流。成立醫院護理發展史研究小組,主編《山東現代護理起源與發展》、主譯《聶會東文集》、《夢縈中國》等專著。受中華護理學會邀請參與編寫《中國早期護理發展史》。作為山東省第五批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副領隊、護理隊隊長,率領131名醫療隊員赴武漢整建制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兩個重癥病區,牽頭制定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感控與護理管理手冊》,參與救治護理新冠肺炎患者 164例,其中危重型84例。指導山東大學護理學院研究生30余名、留學生(坦桑尼亞)3名,主編及參編論著9部。發表SCI、核心論文30余篇,主持省廳級、國際合作課題10余項。獲多項榮譽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