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2-04-11 10:49:04
原標題:夯實項目支撐,山東持續壯大“十強產業”集群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瞄準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山東各地加快推進產業鏈高端化和新興產業項目建設
夯實項目支撐,壯大“十強產業”集群
記者 趙洪杰 李子路
4月9日,總投資3億元的威海魏橋新型纖維綠色智能一體化改造項目現場,項目負責人帶領工人進行細紗長車的安裝?!笆芤咔橛绊?,此前一些設備進廠不及時,最近我們多方聯系廠家供貨,公司職工駐廠建設,努力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威海魏橋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魯忠說。
“十強”產業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壯大“十強產業”集群,重大項目具有牽引性、示范性、支撐性作用。日前,山東印發《“十強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在重點項目、技術創新、產業集群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繪就精準“作戰圖”。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產業鏈高端化和新興產業項目建設,為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山東現代輕工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8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17.6%。今年山東將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列入“十強產業”,提出開展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行動,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行業深度應用。
威海魏橋新型纖維綠色智能一體化改造項目,對原有的3.36萬平米廠房進行了改造,購置了國內外先進的智能紡紗設備,建設11萬紗錠的智能生產線。“項目采用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I系統,將實現全流程纖維流傳輸的無人化,用工同比減少80%,產品質量可追溯率達100%。”魏魯忠說。
按照國內外相關產業前沿發展趨勢,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展現出很大發展潛力,夯實這兩大基礎產業,對“十強產業”中其他不少產業發展也將產生重要支撐帶動。
在壽光侯鎮山東同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6萬噸氯系列醫藥中間體和高端新材料項目施工現場,所有人員戴著口罩加緊作業。搶抓進度的前提是做好疫情防控。項目負責人馬桂德說,工業園區采取封閉式管理,廠區施工人員在工地居住或點對點班車接送,定期組織核酸檢測。
為了高效推進項目盡快落地投產達效,壽光成立推進專班包靠,項目推進中遇到問題,企業負責人可以直接聯系專班協調解決。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廣博是推進專班成員。他介紹,缺少能耗指標曾一度困擾審批手續辦理,接到企業求助之后,專班成員帶領企業負責人梳理審批流程,準備各類審批材料,幫助企業申請煤炭替代和煤炭消費指標,順利解決難題。
“專班調查發現問題后,我們成立能耗煤耗問題專項解決小組,創新開展能耗、煤耗減量置換工作。”壽光市發改局局長張茂海說,壽光建立能耗、煤耗數據庫,為項目開工建設創造便利。
同成醫藥的項目主要產品35種,多種產品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其中2-氯丙烷產能2萬噸/年,廣泛用于制藥和新材料等方面,將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生產基地?!绊椖恳淹瓿?2個單體建筑的土建施工,另有15個單體建筑正在建設。”馬桂德說,預計今年下半年氯代烷烴工段進行試生產,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16萬噸氯系列醫藥中間體和高端新材料的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壯大“十強”產業集群,山東實施產業生態創新行動計劃,聚焦全鏈條薄弱環節精準發力。東營港威聯化學有限公司250萬噸/年精對苯二甲酸及配套工程項目,對山東打通“煉油-芳烴-聚酯”鏈條、形成具有區域優勢的芳烴產業集群意義重大。
“項目是去年9月份開工的,目前樁基施工基本完成,長周期設備也已全部完成訂貨。達產后,將與一期的PX項目形成超過400億元產值的經濟增長點?!蓖摶瘜W項目負責人肖風格說,企業正與埃克森美孚、殼牌石油等世界500強企業對接,計劃以該項目的PTA為原料,新上投資180億元的PET及下游系列項目,產品涵蓋聚酯瓶片、PET功能膜等,延伸發展精密電路板用干膜、觸摸屏導電膜基膜等終端產品,形成產品種類豐富、層次高端的關聯項目群。
為做好疫情防控,項目施工人員必須定期做核酸檢測,防疫措施不能省,項目建設不能停,為兼顧二者,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門安排核酸采集人員上門設點,奔赴工地一線,為工人進行核酸檢測。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隋林林介紹,針對原料運輸流動受限、企業用工難等問題,經濟發展局創新成立企業原材料運輸車輛協調、經濟運行監測、企業市外來人來車摸排等7個服務保障組,通過微信工作群、現場督導等方式,宣傳解讀當前疫情防控政策,創新全流程無接觸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物資運輸困難。一季度,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累計協調解決港區項目建設中物料運輸、手續辦理等困難問題60余項,完成投資30億元。
(參與采寫 記者 李明 通訊員 尹桂建 楊志遠)
強基礎 促升級 補短板
聚勢蓄能,建重大項目謀長遠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具有牽引性、示范性、支撐性作用。
當前,我省各地正開足馬力加快建設,一批強基礎、促升級、補短板的重大項目正加速推進,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構建千億級食品產業鏈
4月10日,位于青島膠州市洋河鎮的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項目建設現場,車輛穿梭,機器轟鳴,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是山東省重點外商投資項目,占地1600畝,總投資18億美元,由世界500強企業新加坡豐益國際投資建設,是益海嘉里在國內規模最大的、品類最齊全的綜合性食品加工園區之一。目前,項目一期所有單體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為了加速項目投產,膠州市創新建立項目聯席會議制度,會議的第一召集人是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總經理徐擁軍,鎮黨委書記是副召集人。每次會議都由益海嘉里發起,列出企業需要解決的具體事項清單,雙方梳理后,對能解決的當即解決,剩余的明確責任人,限期解決。
“我們在聯席會議上可以暢所欲言。這一創新保障了建設進度,實現了部分單體項目提前投入使用。”徐擁軍說,一期項目總規劃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開工面積已達28萬平方米。其中,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4個恒溫庫和1個常溫庫已于2021年3月投入使用,其他單體將于今年內陸續竣工投產。
根據規劃,益海嘉里二期的大豆深加工項目需要大量大豆。按照常規,農產品港口運輸需要通過董家口港,運輸成本約45塊錢每噸,如果通過前灣港,每噸成本只需要約20塊錢。
了解到企業需求后,在青島市和膠州市相關負責人多方協調下,益海嘉里大豆原料運輸港口最終協調到了前灣港?!斑@就相當于公司每年節省約7500萬物流成本?!毙鞊碥娬f,“這些問題的解決,增加了我們加大投資的信心?!?/p>
大項目帶動大產業。據了解,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全面達產后,將成為益海嘉里集團國內四個世界級基地之一和中國北方食品產業基地,同時吸引優質食品企業集聚發展,構建千億級產業鏈,助推青島乃至山東食品及糧食產業發展。
奮戰全球先進有機硅重大項目
陽春時節,位于桓臺縣的東岳3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及20萬噸/年有機硅下游產品深加工項目現場,一座全球一流的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工廠雛形初見。
“施工現場實行封閉作業。目前年產30萬噸單體裝置已經全面投產,并滿負荷生產。年產20萬噸下游深加工裝置正在全力推進建設,部分車間已陸續建設完工并逐步達到試生產條件。”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副總經理于源介紹,項目不僅采用多項先進工藝技術與先進設備,使有機硅環體產品能耗大幅降低,單體分離蒸汽消耗比原裝置更加節約,還通過機械化換人和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減人,整體減少用人40%以上。
記者了解到,總投資29.8億元的東岳有機硅“30+20”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工程,也是東岳集團布局“氟硅膜氫”節點性重大項目。其產品除了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高速軌道交通、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加工項目涉及的產業鏈也逐漸完善,各種硅油、混煉膠、氣相白炭黑等產品從單體中間體、基礎硅油硅橡膠發展到中高端產品。項目達產后,該公司的產品將達到5大類300個產品牌號,產能和技術位居全球前列,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2億元,利稅5億元。
服務“加熱度”項目“加速度”
“二到五號樓主體施工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玻璃幕墻安裝,水電、消防、電梯等設備安裝工程,同步開展的還有室外配套工程的施工,正在進行土方回填及室外管線鋪設施工,整個項目預計10月份投入運營?!比涨?,記者來到嵐山國際航貿綜合服務區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通關服務中心主體鋼架結構已經全部完成,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作為2022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總投資12億元的嵐山國際航貿綜合服務區項目主要建設包括通關服務中心、大宗貨物交易中心及配套辦公設施。建成啟用后,將全面提升為港口企業服務能力,提高涉港企業業務辦理效率,推動嵐山港口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近7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投資1.6億元。
作為今年的省補短板項目,日照市老年大學建設去年4月動工后,僅用7個月就實現了主體封頂。目前已經進入裝飾裝修階段。
記者從日照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日照市圍繞汽車、鋼鐵、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化工等重點產業,確定了50個體量較大、帶動力強的項目,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25位領導負責,每人包保2個項目,每個項目配備1名服務專員,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快建設、快發力。
(記者 白曉 劉磊 丁兆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