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交通報
2021-12-24 09:29:12
原標題:智慧港口看山東
來源:中國交通報
□魯罡軒
12月22日,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干散貨全自動碼頭落地山東港口煙臺港,借助自主研發的干散貨專業化碼頭全流程全自動控制系統,碼頭實現了“抓料卸船、取料裝船、堆取料混配、取料裝車”的全流程自動化,成功實現了5項前沿技術的全球首創應用,為世界港口貢獻了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山港模式”“中國方案”。
“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港口的殷切期望。2020年5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山東省開展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山東港口作為全國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將在多領域探索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力量。
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蹚出路子,直接關系改革成效。擔當起智慧港口建設先鋒以來,山東港口聚焦“出成果、出標準、做示范引領”任務目標,按照“全面建設抓領先、突出重點抓特色、各有側重抓突破、積累經驗抓推廣”總體要求,加快推進試點任務建設,為港口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提供樣板。
山東港口青島港集裝箱外貿航線密度位居我國港口前列。
本版圖片由 山東省港口集團 提供
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干散貨全自動化碼頭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落地。
重設計謀規劃 繪就智慧港口建設山港藍圖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破局“智慧港口建設”關鍵在于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這也是山東港口謀篇布局智慧港口建設的發力點。
實際上,在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試點單位之時,山東港口組建成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國沿海沿江各地港口星羅棋布,為何山東港口能擔起全國首個試點的重任?皆因“智慧港口”正是山東港口建設的重點領域和優勢領域,“智慧港口看山東”已是港航業界共識。
山東港口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為引領的“五個國際領先”發展定位,全面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智慧港口建設試點的落地,既是對山東港口現有基礎和發展方向的充分肯定,也為山東港口的未來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注入強大動力。
機會總是垂青于奮斗者,山東港口在短時間內就拿出了成果。2020年6月2日,山東港口舉辦山東一流智慧綠色港口推進大會,邀請業內專家學者開展需求對接和技術研討,建立了攜手SAP、平安集團、阿里云等9家行業頭部企業,共同推進智慧綠色港頂層設計的“1﹢N”開放共享共建模式。
在隨后的兩個月里,山東港口編制完成國內首個智慧綠色港頂層設計方案,從智慧大腦、智慧服務、智慧管控、智慧生產、智慧裝備、智慧基礎等六個方面規劃了智慧綠色港建設的總體架構和主要任務,為山東港口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港口繪就了發展藍圖。
2020年8月7日,頂層設計方案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領銜的專家組評審;8月8日,頂層設計方案在2020·青島·陸海聯動大會上正式發布。由5位院士領銜的智慧綠色港口專家委員會在《山東港口智慧綠色港頂層設計方案》評審意見中寫到:“《方案》圍繞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港口的目標,提出采用新一代數字和綠色科技手段,打造卓越的智慧運營能力、服務協同能力、融合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良好港口生態的基礎構建者、產業生態的重要協調人、綠色生態的引領踐行者,具有重要意義。”
在那次大會上,山東港口還與平安、思愛普、華為等11家企業簽署了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在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領域展開合作,同時針對不同業務場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港口的智慧化水平。
頂層設計方案為未來三年智慧港口建設的行動指南和基本遵循。
2020年10月21日,山東港口召開了智慧綠色港建設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大會,推出涵蓋六大要素體系的62項重點工程項目,強力推進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12月9日,在甘肅蘭州召開的2020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臺主任聯席會上,山東省港口集團被交通運輸部授予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成為山東省港口集團的首個國家級行業研發載體。今年6月8日,山東港口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重點研發方向及研發項目發布會在山東東營舉行,會上發布了“自動化碼頭技術研發中心”6大研發方向、42個重點研發項目,以智慧港口頂層設計為指引,加快智慧港口建設。
山東港口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球首創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
搭平臺抓工程 貢獻智慧港口建設山東樣板
兩年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和交通、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山東港口以“碼頭智能化、運營數字化、樞紐中心化、發展低碳化”為建設目標,圍繞打造“1標準2平臺3工程”試點模式(即制定一套標準規范、建設二大平臺工程、實施三大重點工程。一套標準規范:在智慧港口建設領域形成一套標準規范體系,并爭取成為行業標準;二大平臺系統:山東港口云生態平臺、山東港口智慧大腦平臺;三大重點工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信息系統工程、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礎設施工程),加快推進智慧港口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1年10月9日,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碼頭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啟用,碼頭率先采用“北斗﹢5G”技術,推出自主研發和集成創新的無人集卡調度系統等6項國產化、業界首創的科技成果,綜合成本降低70%,對引領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進入“低成本、短周期、見效快”的新時代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傳統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的“山東港口”方案。
這只是山東港口碼頭智能化的一個縮影。立足高端港口數字化建設,山東港口敢闖敢干,探路先行,加快三大工程建設進程。
加快推進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信息系統工程建設。山東港口青島港發揮全自動化碼頭技術領先優勢,研發自動化碼頭口岸監管智慧服務系統,實現邊檢智能監管平臺數據實時顯示、整合分析、信息共享,提升自動化碼頭口岸監管水平。特別是2021年6月29日,全球首創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示范段)竣工,實現了空軌技術與港口業務的有機融合,打通了集裝箱運輸港、船、站、場間的“最后一公里”,構建起更加安全、高效、環保、經濟的立體智慧綠色港口集疏運新模式新樣板,實現了港區交通由單一平面向立體互聯的革命性突破升級。
加快推進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工程建設。今年以來,山東港口先后在青島港完成39臺集裝箱軌道吊改造,自動改造設備投產后整體作業效率持續提升;在日照港啟動無人集卡3線裝卸船聯調聯試,建設集裝箱自動化堆場,平均增加作業時間10%,減少操作人員70%,故障率降低2/3;在煙臺港開展干散貨碼頭自動化改造,堆取料機作業效率提高108%,單噸耗電量降低37.28%,裝船機自動化作業效率提高10%。2021年1月,煙臺港“管道智腦系統”正式上線發布,在國內率先實現原油儲運全息智能排產,確保生產運行連續、協調和均衡。2021年6月,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自動化門機在渤海灣港正式投入干散貨作業,自動化門機突破4項核心關鍵技術,標志著山東港口完成港口作業全系列主要裝卸設備自動化升級的技術攻關。2021年7月,山東港口煙臺港首次應用遠控挖掘機船艙內作業獲得成功,在卸船機自動化作業項目遠控清艙機械研發實現了新突破。
加快推進智慧港口信息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山東港口高度重視基礎信息網絡、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已啟動5G專網建設,已建成5G基站超過200座,開展基于5G的大型設備遠程控制、智能理貨應用、AGV集卡車測試等應用場景測試。基于5G的挖掘機艙底清挖遠控、門機監控回傳等應用日趨成熟,從根本上消除了人員入艙、艙口作業指揮等環節作業風險。日照港基于5G技術,在“2021新動能·青島展覽洽談會”現場遠程操控百公里外無人駕駛重型集卡,端到端遠程操控延時在10毫秒以內,實現“超遠距”5G遠程駕駛。
此外,山東港口還圍繞“運營數字化”,加快推進云生態平臺和智慧大腦平臺建設,加入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持續融入平臺與構建生態。
在云生態平臺建設方面,山東港口啟動了集團級云生態平臺建設,打造“開放、包容”的港航數字生態圈和公共服務社區。2021年2月,“云港通·口岸智慧查驗新模式”正式發布,實現海關查驗無紙化100%,集港完成率100%,查驗兌現率100%。加快推進區塊鏈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應用研究,建成“出口鋼材監管區塊鏈業務場景”“電子倉單區塊鏈業務場景”“木材交易區塊鏈場景”等多個應用場景。目前,“云港通”“舟道網”“陸海通”等綜合物流服務平臺各類注冊用戶及企業總數達55萬,登記備案車輛超50萬輛。
在智慧大腦平臺建設方面,山東港口啟動了集團級智慧大腦平臺建設,以內外部大數據為基礎,聚焦智能決策,為各層級管理決策提供智慧支撐;已完成智慧大腦指標體系設計和主數據標準體系設計,完成山東港口大數據平臺部署,完成包含100余項指標分析展示的管理駕駛艙系統,完成包括山東港口大客戶畫像等決策支持場景的決策分析平臺建設。
伴隨著大碼頭、大工程、大平臺的建設投入,一批批以自主創新、國產化替代的成果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例如拖輪“360°智慧眼”、水下清洗船體機器人、沿海港口首個跨區域多港區統籌聯動的大氣環境智慧管控平臺、全國首個基于ETC技術的港口集疏運系統等等,逐步建立起了涵蓋各類貨種的全體系、全流程數字化、自動化系統。
“山東省港口集團自成立以來,堅持綠色引領、智慧驅動,在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方面的多項探索,已經走在了全國乃至全球前列。”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費維軍說。
山東港口“陸海通”客戶服務平臺。
出標準做示范 共享智慧港口建設山東成果
有什么樣的高度,就能看見什么樣的風景。
作為國家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肩負“出成果、出標準、做示范引領”的任務,山東港口秉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同各方一同打造智慧港口合作新平臺,共享建設成果,為港航界共同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在出標準方面,試點任務實施以來,山東港口先后有《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設計規范》《綠色港口等級評價指南》《水路危險貨物運輸員職業標準》《青島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標準體系》等多項行業、地方和企業標準通過評審并正式發布。這些標準體系的發布,對試點任務推進起到規范和指導作用,為試點任務目標的達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山東港口承擔了中國科協《智能航海技術及產業發展路線圖(智能港口篇)》編制工作,作為智慧港口建設典型代表,總結提煉山東港口經驗做法,研究智能港口技術發展路線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提出相應解決方案,讓山東港口智慧惠及各方。
在做示范引領方面,山東港口著重加快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的復制推廣。一方面,山東港口對外向兄弟港口推介先進經驗,2021年3月由山東港口承建的集裝箱設備交接單(EIR)無紙化管理系統,在廣西北部灣港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北部灣港集裝箱提貨單、設備交接單電子化,做到進出口提箱全過程跟蹤和全流程追溯,實現了智慧港口的美美與共;另一方面,對內加快補齊內部短板,將青島港云港通、智能理貨系統、防風預報預警管理平臺和日照港設備管理系統等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在渤海灣港復制應用,共享一體化改革發展成果。
今年1月,由山東港口青島港牽頭申報的科技部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網絡協同制造和智能工廠”的重點專項項目“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超大型綜合港口泛在感知與預測技術”獲批立項,這是科技部批復的全國首個綜合類智慧港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研究智能化、數字化港口服務技術,進一步加強了山東港口行業示范引領作用。
除此之外,面對當前信息爆炸,再好的產品和成果也會面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況,山東港口積極組織對外經驗交流和示范宣傳,并與天津港、招商港口等兄弟單位組織經驗交流會,充分叫響智慧港口的山東品牌,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2021年4月,山東港口作為中國港口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單位,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為副主任單位,配合組織召開中國港口協會成立40周年大會,牽頭組織召開港口“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研討會,500多名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濟濟一堂,分享山東智慧港口建設成功經驗,暢談如何建設世界一流港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1年11月,山東港口承辦了APSN亞太智慧港口發展論壇并發表演講,從“智港之勢、智港之舉、智港之路”三個方面介紹了山東港口智慧港口建設發展趨勢、途徑、成果和發展方向,同與會各方共創智慧港口美好未來。
未來,山東港口將繼續圍繞交通強國“123”智慧港口試點任務,充分發揮技術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作用,聚焦前沿技術應用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推進智慧港口應用場景試點建設,加快推進集團級智慧大腦、智慧服務、智慧管控類項目建設,推進智慧生產、智慧裝備、智慧基礎類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并發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等相關標準,努力做好智慧港口生態的基礎構建者、綠色生態的引領踐行者、產業生態的重要協調者,與行業伙伴攜手并肩,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貢獻山東港口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