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12-23 09:35:12
原標題:棗莊學院四百一十名師生援疆支教
來源:大眾日報
□張昌林 葛曉霞 報道
本報棗莊訊 棗莊學院于今年3月和9月先后選派410名師生,組建兩批援疆支教團,遠赴喀什地區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教育教學,以實際行動弘揚愛國奉獻精神,踐行棗莊學院“兼愛、尚賢、博物、戴行”校訓,為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貢獻了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以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待支教工作。棗莊學院黨委專門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黨委會、校長辦公會,對援疆支教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協調、部署,先后籌集1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往返差旅支出和支教師生生活補助。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師生赴疆支教的使命意識和奉獻精神。赴疆之前,校黨委與支教團進行集體談話并召開誓師大會,使支教師生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
嚴密組織發動,確保支教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廣泛宣傳發動,嚴格考核選拔。通過微博、微信、QQ等渠道做好援疆支教宣傳工作,營造出全校師生共同關注、全力支持、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層層選拔政治上積極進步、學業上成績優秀的同學和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帶隊教師,組建成規模大、結構優、能力強的支教團隊。同時,創新管理模式,嚴格組織紀律。支教團實行團、連、排、班四級管理,并成立學生委員會,分設辦公室、宣傳部、紀檢部、生活部四個部門,形成四縱四橫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創作支教團團歌,設計支教團團徽,有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印發支教手冊,制定考勤制度、紀律條例、公寓管理條例、預防疾病管理條例、應急事件處理預案等相關制度。
堅持多措并舉,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確保支教質量,預先搞好支教培訓,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學校在支教團出征前開展分散和集中兩個階段培訓,內容涉及教師教育課程、模擬試講、教學管理培訓、班主任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民族宗教習俗知識、安全知識、實習支教紀律等諸多方面。根據邊疆教材特點及少數民族學生實際,支教團師生認真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案,努力上好每一堂課。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進行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教案研討、示范授課等教學研究,并建立健全督導檢查制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積極融入當地,做大美新疆的建設者。支教團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當地校園管理與文化建設。支教團成員以支教學校為家,把當地學生視為一家人,在授課之余積極投身于所在學校的校園管理和文化建設。支教團成員或者主動擔當班主任,參與班級管理,或者擔任圖書管理員,參與圖書檔案和文獻資料整理,有效提升了支教學校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組建合唱團、籃球隊、小畫家等興趣社團,培養學生的音體美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制作板報、墻繪和宣傳畫,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支教團還主動捐款,購買書包、鉛筆盒、練習本、鉛筆、籃球、跳繩等學習和體育用品,捐贈給巴仁鄉的貧困學生。
支教師生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家國情懷和過硬的業務水平,牢記使命,扎實工作,以出色成績贏得了受助學校、媒體、當地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疏勒縣實驗學校、疏勒縣第二小學、巴仁鄉教育黨總支等為棗莊學院贈送了“無私援疆、愛心助教,雪中送炭、冬里暖陽”“愛心澆灌,桃李滿疆”“用真情奉獻新疆教育,用青春貢獻自己力量”“育人明德,兼愛赴疆”等錦旗。202名支教學生和4名帶隊教師分別被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喀什地區教育局評為支教優秀帶隊教師和支教優秀大學生。人民日報、山東電視臺、疏勒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支教團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