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1-09-29 16:19:09
原標題:宗哲海洋:游向餐桌的每條魚都是“綠色”的
來源:膠東在線
【前言】深化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扎實開展省級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工作,是煙臺市進一步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現從“源頭”到“餐桌”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的又一重要舉措。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展示水產品質量追溯試點成效——全國媒體煙臺“云”采訪行媒體記者于9月底開始,深入走進蓬萊、海陽、萊州、長島四地八家試點企業進行實地探訪,并全程云直播,解讀水產品質量追溯試點帶來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變化。
膠東在線9月29日訊(記者 王向榮)大菱鲆肉質豐厚白嫩、營養全面,富含膠原蛋白質;黃蓋鰈肉質細嫩,魚片肉色透明白中帶青,生食口感和味道絕佳;黑鯛肉質肥美,營養均衡,清燉湯鮮味美……在煙臺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科學健康養殖的每一種魚類都得到悉心的照顧,這里有舒適的水養環境,有科學精心的投喂管理,有完整的生產記錄。9月29日,“云”采訪行記者走進煙臺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與這里的魚兒親密接觸,看一看它們是如何安全地游向消費者餐桌的。
成立于2002年的煙臺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珍品育苗、養成為基礎,以海洋牧場、增殖放流為特色,集生產、科研、開發為一體的民營高科技涉海企業。該公司擁有工廠化育苗與養殖車間45000㎡,圍堰池塘120余畝、海域310公頃,主要從事海水魚類、海參等的繁育和養殖,年產良種親魚6500尾、苗種1200余萬尾、商品魚300余噸,海參苗種5萬斤、成品參15萬斤。
走進宗哲公司的養殖車間,苗種生產、投入品管理、水質管理、衛生防疫、安全生產等制度紛紛“上墻”,各項工作流程嚴格按照規范執行,把品質管理放在了第一位。尤其在加入煙臺市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后,更是把日常工作詳細輸入追溯系統,做到產品出場有規范可依、有記錄可查。
據煙臺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寧介紹:“每天我們都要把養殖池水質指標、飼料投喂情況、銷售情況填報到水產品質量追溯系統中,做到每一項都有完整的記錄。食品安全無小事,我們要保證每條魚,在流向市場的過程中都是安全的、綠色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記者注意到,在出場的大菱鲆尾柄處,系著一條黃色的捆敷帶,上面有一個二維碼,掃描之后手機上會出現產品質量合格證,這正是由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導開發的水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對出場水產品的合格證明。除了質量合格證,水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還會對出場產品進行藥物殘留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報告中會明確標出漁藥的殘留量,只有測試結果均為“陰性”方可批準出場,從源頭上保證了每一批次的產品均安全、健康、綠色。
宗哲公司建有實驗化驗室,配套了電子顯微照相系統、生化培養箱、藥物殘留檢測箱、分光光度計、解剖鏡、pH計等儀器設備,具備水質分析化驗、藥殘快速檢測和病害檢測能力,進一步為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宗哲公司建有海上糧倉遺傳育種中心、煙臺市黃蓋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研發平臺,科研隊伍長期以來致力于海水魚的養、繁殖和遺傳育種技術研究及推廣工作,并與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魯東大學、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緊密的科研合作關系,科研實力雄厚。
近年來,宗哲公司承擔省、市級科技發展計劃7項,承擔國家級星火計劃2項,擁有專利8項、科技成果1項,并注冊了“宗哲”牌商標。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省級現代漁業園區、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煙臺市科技型中小企業……2013年7月順利通過全國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組的評審,成為黃蓋鰈國家級原種場,擔負著鈍吻黃蓋鰈種質保存、良種選育、苗種擴繁、增殖放流等重任。
另外,公司建成了面積300余公頃、礁體總量12萬空方的資源保護型海洋牧場,集海上游釣、網箱養殖、游玩體驗、海洋知識科普等于一體,于2018年12月被認定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牧場配套了多功能海上平臺和海洋牧場觀測網系統,實現對海洋牧場的可視、可測、可控。另外安裝了休閑垂釣型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12個,養殖生產的同時結合休閑海釣活動,進一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過硬的產品質量、優惠的產品價格,是宗哲公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秉持的經營理念;以質量求信賴、以服務求歡迎,更是宗哲公司不懈的追求。經過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宗哲公司已成長為一個北方海水養殖業極具活力和影響力的企業。每年,約60萬斤大菱鲆從這里走向市場,游到百姓餐桌,有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保駕護航,鮮活的“綠色”魚兒,更揚煙臺美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