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網
2021-09-10 16:11:09
原標題:青島全年全天候常備醫療救護直升機 生死搶救可打“飛的”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網
9月10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慶祝建黨百年 巡禮健康山東”主題新聞發布會青島專場召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海燕 濟南報道
9月10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慶祝建黨百年 巡禮健康山東”主題新聞發布會青島專場上了解到,青島市在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亮點頻現。其中,全年24小時常備2架H135醫療救護直升機,用于全市急、重、?;颊呒本柔t療服務,為全市人民提供了優質、便捷、高效的急救醫療服務。
突發疾病時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援,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十八大以來,青島持續提高救援服務能力。
疫情期間,市急救中心牽頭在全市組建負壓車轉運車組31個、應急梯隊54個,高質量、零傳播轉運疑似或發熱患者9770人次;嚴格落實調度首問、急救首診流調篩查“兩個到位”,制定全要素急救防控方案24個,市急救中心調度問診117974人次,流調并轉運發熱患者13099人次,充分發揮了院前急救“哨點”監測預警作用,實現了城市運行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促進”。
創新驅動發展,跑出青島急救加速度。一是政府保障方式取得新突破。強化政府責任與投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高標準完成市辦實事“2017-2019年強化院前急救服務體系建設”任務,三年新建55個急救單元,以“324元/車次”標準對市內六區急救單元運行費給予補償。2020年底,全市急救單元達到了177個,市內六區急救單元覆蓋密度較2017年提高110%,目前已達到了平均5萬人口/1個急救單元的急救網絡布局要求,市區急救半徑突破至平均2.1公里。
急救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萊西市、平度市均成立了二級急救中心,在全市建立了市急救中心牽頭,市、區市急救中心城鄉一體化院前急救調度指揮體系,實現了全市急救調度指揮“系統互聯、信息互通”。
科學調度注入新動力。以急救醫療優先調度系統(MPDS)為抓手,強化標準化電話受理、專業化評估病情、科學化自救與互救指導的能力,2020年MPDS指導41930次,比2016年提升760%。2016年以來MPDS電話指導成功搶救急危重患者190人。其中,產婦在家臨盆、120調度員電話指導順利接生的事跡在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播出。
努力打造航空醫療救援青島樣板。建立社會化航空醫療救援合作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全年24小時常備2架H135醫療救護直升機,為全市航空醫療救援提供堅強保障,與煙臺市、濰坊市、威海市、日照市的急救中心建立膠東經濟圈航空急救一體化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成功實施直升機緊急救護17人次,中央電視臺、央視網等國家級媒體紛紛給予了宣傳報道。
五大中心建設加快布局。市急救中心聯合市中心醫院、青大附院等打造國家級胸痛中心或卒中中心,聯合971醫院等打造省級卒中中心,目前全市已創建各級胸痛中心31家、卒中中心25家、創傷中心17家,發布了青島市卒中急救地圖,同時利用“急救綠道系統”助力“智慧急救”建設,全市急危重癥救治能力不斷增強。
非急救轉運取得積極成效。堅持平臺思維做好院后轉運服務,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非急救轉運社會化服務實施意見,探索建立并于2019年底啟用了96120非急救轉運平臺,實施 “六統一”標準化質控管理,全市非急救轉運已累計出車4.1萬車次。目前國家正在委托我市擬定全國的非急救轉運相關標準和方案。
下一步,青島將進一步優化急救服務體系,全面推廣使用“急救綠道系統”,參與社會應急急救AED體系聯動,加強社會指導與救治,為我市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社會急救醫療服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