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2021-07-06 07:08:07
原標題:4種中醫藥服務模式全國首創 青島加快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中醫藥服務模式全國首創,中醫藥服務網絡提質擴容,中醫藥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青島讓“老中醫”煥發新光彩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7月5日,記者從全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獲悉,近年來,青島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新期望為目標,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不斷開創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青島先后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社會辦中醫試點城市、國家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聯系點城市。全市現有46家中醫醫院,數量居全省首位。每萬名常住人口中醫類別執業醫師達到6.05名,數量居全國前列。
4種中醫藥服務模式被認定為全國首創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考,中醫藥交出一份出色答卷。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以“防治康”全程參與為核心,推進中醫藥服務“三級指導、三因制宜、三階干預”的做法,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作專題匯報。我市實施的差異性中醫藥醫保支付、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評定、外埠中醫專家存案、中醫體質辨識與健康指導等4種服務模式被國家評估專家組認定為全國首創,相關經驗做法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2020年11月24日,膠州市中醫醫院開診。
近年來,我市不斷促進中醫藥服務網絡提質擴容。由青島市中醫醫院牽頭,聯合省內11地市共12家省、市級醫院和25家縣級醫院,打造心血管科、康復科、肺病科等3個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推動形成區域均衡、城鄉同質的中醫藥專科發展新格局。恢復設置膠州市中醫醫院,實現政府辦市、縣中醫醫院“全覆蓋”。目前,全市政府辦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全部設置中醫藥科室,100%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92%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形成了15分鐘基層中醫藥服務圈。
56個中醫藥項目納入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項目庫重點推進
學科為本,人才為基,創新為魂,才能讓岐黃之術薪火相傳。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中醫藥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夯實中醫藥事業發展基礎。落實市校共建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相關任務,目前科學院下設的中醫研究院已掛牌成立,研究生院正加緊建設。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共建青島技術合作中心、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共建附屬青島醫院。全市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和名中醫工作室13個,成功獲批海洋中藥、中藥制劑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省級重點專科、傳承工作室37個,打造省級區域中醫診療中心1個、市級中醫綜合診療中心15個、縣域中醫藥龍頭專科8個,初步形成了涵蓋國家、省、市、區(市)四級,以肺病、腎病、心腦血管病以及兒科、腫瘤、康復等為優勢的中醫藥專科集群。
青島中醫藥科學院效果圖。
目前,全市現有岐黃學者1名、全國優秀臨床研修人才9名、省名老中醫和名中醫25名,柔性引進了包括1名院士、10名國醫大師在內的88位省級以上知名中醫藥專家;培育了省級基層名中醫29名、市級基層名中醫50名,數量居全省前列。
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是國粹中醫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中醫藥+”海洋、養老、旅游等戰略,有56個中醫藥項目納入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項目庫重點推進;管華詩院士團隊聯合青啤集團研發出國內首款海洋中藥健康飲品;上海醫藥北方總部落地我市。積極構建高水平中醫藥服務平臺,在上合示范區國際客廳建立中醫藥展示廳,我市2項產品入選國家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廣產品名錄;依托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舉辦傳統醫學分論壇和中醫藥健康論壇,設置中醫藥體驗館、中醫藥智慧化博覽區,得到參會嘉賓的普遍贊譽。建立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已接收480多名外籍學員來青跟師學習。
加快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破解“大而不強”
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我市中醫藥工作還存在大而不強、山多峰少等問題。我市中醫藥龍頭單位競爭力有待提升,有影響力的著名中醫醫療機構不夠多,沒有中藥大學及直屬附屬醫院。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夠完善,部分中醫醫院功能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顯,基層中醫藥服務發展不平衡。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此外,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化水平不高,具有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的中醫藥項目不多。
找到差距,才能奮起直追,補齊短板。下一步,我市將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機制,頂格化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制定有效管用的中醫藥發展政策,不斷激發中醫藥事業發展活力。同時積極籌備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
我市將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聚焦重點優勢領域,繼續支持區域中醫診療中心等優勢專科建設,積極對接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努力打造臨床專科制高點,讓杏林長茂。我市將加快推動市校共建中醫藥合作項目落地,推動中醫藥人力和技術資源向基層流動,通過中醫專科專病聯盟、專家團隊工作室、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培養、“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等專項建設,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
針對中醫藥產業化水平不高的問題,我市將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讓“老中醫”煥發新生機。我市將積極引進整合優質中醫藥臨床、科研、教學資源,打造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脈學研究中心、中醫經方研究中心等中醫藥傳承創新研究平臺。積極推動海洋中藥產業鏈培育、青島國風藥業經典名方研發、上海國藥北方總部中藥網絡零售平臺、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和即墨區靈山鎮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