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6-03 19:56:06
原標題:微觀濟南之變⑥|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未來的智慧生活什么樣?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微觀濟南之變⑥|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未來的智慧生活什么樣?
編者按:
濟南變了。
最直觀的變化,是濟南的市容市貌。經十路兩側高樓林立,泉城路商圈潮流涌現,各大景區成了新興打卡地,吸引各類國際活動接踵而至。乘上公交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不管是柏油馬路還是窄巷胡同,隨處可見綠樹成蔭花滿城、一城山色半城湖。
深入其中,濟南的變化不止停留在感官之上。近年來,泉城一改往日溫吞不火的性格,緊緊抓住機遇疊加的新時代,乘勢而上、奮起直追,搶時間、搶機遇、搶項目、搶人才,成功邁入“GDP萬億俱樂部”,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高質量發展顯著提高。2021年新起點,濟南一季度剛剛交出優秀答卷,又傳來起步區獲批的好消息,泉城蝶變,勢不可擋。
近者悅、遠者來,這是一座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現代之城,也是一座蓬勃發展、創新求變的希望之城。
64歲的劉國香,是個“老濟南”,說起居住了30多年的樂山小區,她發自肺腑地連聲稱贊:“變化太大了,簡直是天壤之別!”
劉國香并沒有夸張。樂山小區位于濟南市中區,始建于1986年,是濟南第一個開放式居民小區。而她所說的“天壤之別”,是這個住有1萬多人的老舊小區,經歷了拆違拆臨、桿線整治、美化綠化,告別了昔日的舊、堵、亂、臟、差之后,通過進一步改造升級,打造成了令周邊社區都羨慕的“智慧社區”。
踏入社區,為了安全管理,社區門口安裝監控,24小時“云”端回傳到訪人、車相關信息;走近單元樓,無需鑰匙,即可“刷臉”進樓;小區樓下,隨處可見智能收衣柜、智能回收機,24小時自助洗衣,垃圾分類、投遞廢品還能返錢;社區小廣場,坐在智能語音亭下,呼喊“小度”就能一邊納涼一邊聽歌唱戲,手機放在旁邊的智能座椅上,無需插電源線就能充電;夜晚降臨,老人跟著VR練習太極拳,孩子們在體育器械智能柜前打籃球、踢足球……
細數著社區里新添的智能設備,劉國香臉上漾起一絲得意,伸出大拇指說,“誰能想到以前的破舊小區,搖身一變成了充滿‘智慧’的幸福小區呢?”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同樣沒想到的,還有桿石橋派出所樂山社區的社區民警齊照明。
齊照明熱心腸,人又幽默,在這個住有3000多戶的社區里工作了將近12個年頭,居民都喊他“老齊”。
在老齊印象里,社區最大的變化應該是治安治理的變化。以前大門口有一個勞務市場,每天早晨都能聚集至少200個前來找工作、打零工的外來務工人員,打架斗毆、醉酒鬧事等情況時有發生。再加上門口兩側之前開的全是餐飲飯店,步行街上滿地油漬,整個社區入口是又臟又擠,住在社區里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后來,樂山社區花大力氣,努力改善與提升社區居住環境。沒多久,這個提起來就讓人頭疼的社區,先后獲得了“山東省人居環境范例獎”“省級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進而,2020年桿石橋派出所又將智慧警務融入社區治理,打造了樂山社區智慧管理平臺。
“以前社區治安管理靠的是人,現在是這些‘智慧大腦’系統24小時‘看家護院’,還能360°全景航拍展示,手機微熱點系統實現對固定和流動人員動態化精準管理,實現全常態化入戶核對機制。”齊照明指著身后的電子大屏介紹說,“除了人臉識別、車輛識別這些常用功能,我們還專門利用智慧化手段,實時看護年齡較大的留守獨居老人,及時掌握老人居住情況和出行軌跡,一旦發現異常,第一時間上門查看,提供相應的幫助與服務,讓老人和家人更安心、更放心。”
除此之外,社區內還配有多維感知槍機、多維廣告屏、高空拋物監控、違章停車監控、邊界預警、智慧燈桿等設備,做到無縫隙、全方位、全時段安全防護,為智慧社區提供強大的安防屏障。
據了解,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升級,桿石橋派出所建立了“楓橋經驗+庭院警務”治理新模式,通過社區民警+網格員+物業管家+社區志愿者的緊密配合,做到“社區放哨、民警報到”,極大提高了社區治理的效率和質量。經過一年多的智慧運轉,社區交通秩序混亂、停車難、案件高發、擾民嚴重等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老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干良心活,做良心事,說良心話”,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不過,現在有了智慧管理平臺的助力,今年50多歲的老齊,覺得社區民警這份工作,干得越來越有勁了。
而樂山社區黨委書記譚欣一直思考的是,在智慧社區的建設上,他們還能如何進一步探索出新路徑,更好地加強社區的治安管控、提升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爭取將樂山社區打造成為濟南市“智慧社區”的標桿。
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什么樣?
未來,社區居民將如何居住?
其實,在樂山社區步行街上,一間叫作“方寸間”的白色屋子,把各類“服務窗口”直接搬進了社區,讓未來的社區居住變得具象可觀。
浪潮卓數大數據公司樂山智慧社區項目經理肖北辰向記者介紹,“方寸間”是一間智安便民服務站,占地只有30平方米,屋內設有智慧警務服務區、公安業務查詢機、身份證申領、港澳臺簽注、遠程醫療+心理咨詢區、AI智能教育等多種設備,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在小區里辦理各種業務,實現“網上辦”“自助辦”“刷臉辦”“就近辦”,真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服務。
樂山社區只是濟南市智慧社區建設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如今,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變革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和推動基層社區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濟南的智慧城市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并且屢獲殊榮。
從2017年開始,濟南就高位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高標準謀劃頂層設計。近年來,先后出臺《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建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確定了建設推進的路線圖、時間表,為智慧泉城下一步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濟南創新建立了“一主體兩平臺”的體制機制,“一主體”即由濟南市政府與浪潮集團合資組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和市場主體——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兩平臺”即城市大數據平臺和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作為濟南新型智慧城市的數據平臺和物理平臺。同時,進一步統籌完善了“343”的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架構,加快提升“云管端三位一體”的智慧泉城基礎支撐體系,完善提升產業發展“一網通覽”、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四大智慧應用賦能體系,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持續拓展智慧應用專題建設,率先打造數字先鋒城市。
從“中國樣板”上升為“世界樣本”
產業發展“一網通覽”,在全國首創打造“濟企通”服務企業云平臺,截至2021年5月,已匯集專業服務機構443余家,提供9大類956項專業服務;“愛城市網”APP上線130余項應用服務,注冊用戶超過580萬,城市生活“一屏感知”落地見效;首創“數字金融一貸通”,提供線上無接觸信用貸款,助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已累計為27萬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331億元融資支持。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移動端政務服務總門戶“泉城辦”APP上線1100多項服務應用;上線“保醫通”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打通了商業醫保與社會醫保之間的數據梗阻;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打通了35個業務系統,并在全省率先上線運行;濟南公安上線微信端服務平臺“e警通”,實現9類91項公安高頻熱點服務事項一口進入、一網通辦、一站辦結。
城市管理“一網統管”,建設濟南智慧交通,首創道路失衡指數(DII),表征道路潮汐失衡現象,基于海量數據對全城路網進行掃描,分析全路網層面的交通潮汐現象狀況,為交通管理及道路規劃提供潮汐分析及數據監測。智慧環保平臺實現對全市主要環境質量要素、污染排放要素和環境風險要素的全面感知、動態監控、科學預測和精細監管,被評為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秀案例。
2019年11月1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榮獲“產業數字化轉型獎”。該獎項是當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最高獎項,被譽為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奧斯卡。獲得該獎,標志著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從“中國樣板”上升為“世界樣本”,也標志著濟南在提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智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實現新飛躍。
不僅如此,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設理念和愿景還被寫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工程管理論壇《濟南共識》,連續兩年蟬聯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連續三年蟬聯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智慧讓城市更美好”,當下,濟南這座“善感知、有溫度、會呼吸”的中國智慧名城正在崛起,為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樹立 “樣板”和“標桿”。
(文章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DF010)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