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3-21 15:03:03
原標題:今年山東智能制造怎么干?六大要點出爐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山東省工信廳近日印發《2021年全省智能制造工作要點》,據了解,今年全省將培育30項左右智能制造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10家左右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10家左右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創建50家左右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基本構建起企業梯次發展、產業鏈條完善、公共服務齊全、產用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
今年的智能制造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展開: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突破一批基礎共性技術。密切跟進國家產業基礎再造等專項計劃,做好項目儲備、申報和跟蹤服務工作。聚焦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智能制造核心環節,面向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工業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重點領域,沿鏈謀劃梳理突破清單,推動實施一批創新項目,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
增強智能制造裝備供給能力。重點圍繞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檢測與裝配、智能物流與倉儲等核心裝備,培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支持裝備制造商、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用戶單位聯合研制智能化成套裝備(生產線)。運用保險補償等政策,推動創新產品進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體系。
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開展標準制定和宣貫實施。做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國家標準宣貫推廣,編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實施指南》《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評估規范》等地方標準,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等牽頭或參與制定智能制造行業標準,形成一批體現山東特色優勢的標準。
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打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對標德國智能制造,瞄準國際國內一流方陣,圍繞流程制造、離散制造等重點領域,創建一批示范引領作用強、綜合效益顯著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培育10家左右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優選標桿企業支持申報“晨星工廠”“燈塔工廠”。支持建立市級智能工廠培育體系,省市聯動推動制造企業實現以“設備互聯、數據互享、系統互通、業態互融”為特征的智能化提升。
推動機器換人試點工作。重點聚焦工業機器人用量大、勞動強度大、危險程度高、生產環境潔凈度高四類場景,通過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控成套裝備等集成應用,分類分步推動實施機器換人試點工程,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
打造一批新技術賦能應用場景。持續開展“企業上云”,推進工業設備上云,加快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行業平臺。加快5G技術等新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運營、智能運維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GB/T36073-2018),積極爭取國家試點,面向企業開展貫標服務,提高工業大數據治理能力。
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生態圈
實施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計劃。面向智能制造裝備、軟件、系統解決方案、網絡基礎設施、行業組織、金融服務和行業用戶,分類別分批次建立《山東省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目錄》,定期開展項目、人才、融資需求對接與示范項目推廣,對接金融機構、社會基金助力智能制造發展。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積極融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在產業鏈對接、雙招雙引、論壇展會活動等方面加強與黃河流域、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合作。發揮省級特色產業集群、“雁陣形”集群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推動以龍頭企業為牽引、以產業鏈為紐帶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帶動輻射更大區域智能制造特色化、規模化發展。
打造智能制造服務體系
加快智能制造優勢企業培育力度。繼續做好國家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供應商推薦申報工作,編制《山東省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打造10家省級優質供應商。支持裝備制造企業以智能化升級為突破口,從提供設備向提供設計、承接工程、運維服務等智能制造一體化服務轉變。培育細分領域“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和單項冠軍企業。
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服務活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協會和行業龍頭企業等設立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一站式服務。重點聚焦中小企業發展需求,以線上平臺運營和線下深度服務的方式高質量開展咨詢診斷、方案設計、監理評估等工作,推動智能制造裝備、核心軟件、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研究制定簡便易行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