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2021-02-02 09:02:02
原標題:青島:為國際大都市畫出最大同心圓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陳凌馨 ■王桂芝
青島市南區不僅是青島市的核心區,更被譽為中國最潔凈城區,去年還入選“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歷史城區如何突破資源約束、實現奮力突破,這個高熱度議題在剛剛閉幕的市南區政協會議上成為委員們的聚焦點。市南區政協主席任寶光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我們通過政協制度的有效運行和民主程序,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切實把中央及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政協委員王愛香認為,“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等平臺資源,把市南區打造成為貿易、國際物流行業轉型發展的先行區。”她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協同生產、貿易、物流、倉儲、場站等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進行需求分析,整合行業企業資源、貿易資源、信息資源,形成合力共同發展,促進貿易新模式規模化發展。她的提案與區委、區政府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的部署遙相呼應。政協委員袁靜則關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領域,建議實現消費領域全產業鏈覆蓋,大力推進線上消費平臺建設,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補充物理空間的不足。
市南區作為上合峰會的舉辦地,利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和沿海一線高端酒店,舉辦承辦了很多國際性會展,獲評“中國最具競爭力會獎強區”。中國——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前不久在市南區正式啟動,成為全國首個集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于一體的國際科技合作新平臺。全國唯一科學儀器細分領域特色產業園區——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最近也在此落戶。市南區政協去年以來聚焦中山路區域經典建筑保護、生態延續和資源整合等問題開展資政建言,為城市歷史文化保護項目的依法依規有序推進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召開“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專題協商座談會,形成建言成果12篇。去年市南區新開工5億元以上項目12個,新增28家區域性總部機構,引入13家頭部企業。全區“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投資增長68.5%,“四新”經濟占比51.1%。日前,位于市南區的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列為全省首批創新創業共同體。
目前,青島有各級政協委員3400余名,匯聚了各界精英。任寶光告訴記者:“市南區政協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制度優勢和人才智庫優勢,持續發揮委員專業特長,積極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搭建履職平臺、創造協商條件。其中就‘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專題資政建言,提出打造空間經濟新格局、放大消費核心區優勢、發展海洋經濟、提升老城區品質等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對此,市南區委書記趙燕表示,區政協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為全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任寶光向記者表示,“十四五”期間是市南區再次創業、重鑄輝煌的關鍵窗口期,全區將全力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時尚特質引領區、美好生活典范區和現代治理標桿區,區政協要健全政協協商與黨委政府工作有效銜接的機制,不斷改進提案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依靠團結形成最大公約數。尤其是緊盯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和現代金融、商貿商務、航運貿易、文化旅游、中山路區域保護更新等專題資政建言,構建以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為牽引的現代產業體系。打好調研、協商、監督組合拳,助推市南區成為現代服務業高地、企業總部首選地、時尚消費目的地,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核心區提供政協方案、奉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