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01-20 09:06:01
原標題: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中和農信助力聊城鄉村振興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心里懷揣著夢想,聊城東昌府區侯營鎮的陳金桐初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來到祖國西北邊陲——新疆,想要闖出一番天地。雖然新疆有著壯麗秀美的風景,有著很多的機會,但來自中原地區的他,卻始終無法適應當地環境。
2018年,已接近而立之年的陳金桐帶著妻子從新疆回到了老家山東,面對已經荒蕪的土地,他開始搭建大棚,讓這個家恢復到往日的生機。“當時壓力非常大,剛回到老家,沒有工作,村里的人也都不熟悉,根本就借不到錢,是中和農信給了我機會。我一定要好好干,讓村里的人看得起我,讓妻子和孩子過上好日子。”陳金桐說。
返鄉創業抓機遇 幸福之門悄然開
2018年11月,在中和農信4萬元的貸款支持下,陳金桐蓋起2個大棚,種起了蔬菜,從茄子、西紅柿到辣椒、再到芹菜,一年三、四季的蔬菜,他從來不讓自己和大棚閑下來。三年的堅持,自己的辛苦終于有了收獲,如今陳金桐已經經營5個大棚。
“沒有中和農信,就沒有我的今天。”在9萬元資金的支持下,家里的生活終于有了起色,新蓋的房子,大棚里綠油油的芹菜,讓村里村外的人很是羨慕。也是中和農信的支持,讓他如今真正擁有了自己的一份事業,抓住了幸福的機會。就在今年,他又申請了5萬元的貸款,用于大棚的擴建和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的投入,期待著更大的豐收的到來。
小貸解決殘障人士周轉難
許可軍是臨清老趙莊鎮人,今年31歲,從事軸承加工產業,剛結婚沒多久。訂婚結婚時花費了不少的費用,許可軍想在銀行申請貸款來解決資金周轉的困難,可是跑前跑后很多天一直沒有結果。妻子也替他發愁,許可軍安慰著妻子說總會有辦法解決,而自己又是個好面子的人,不想找親戚朋友借錢,一時犯了愁。
恰巧許可軍在朋友圈中看到中和農信的宣傳信息,抱著試試的想法,電話接通了,是鄰村的客戶經理,離他家幾里地,接到電話后,客戶經理就來到他家里做調研,通過調研,發現許可軍的生意做得挺好,只是下游客戶占壓資金嚴重,導致了資金周轉困難。不到兩天的時間,六萬塊錢就打到了許可軍的銀行卡里。
收到錢后,看著價格上漲的鋼材,許可軍迅速用這筆貸款購買了原材料,利潤明顯增加。
“臨清鍋王”自強不息實現脫貧
王孟奎家住聊城臨清市金郝莊鎮。2016年,因貧窮導致夫妻感情不和,婚姻破裂,離異后的王孟奎帶著兩個孩子,日子過得非常困難。用王孟奎自己的話說,窮的連塊冰糕都買不起,兩個女兒在街上看到別的小孩吃冰糕,饞得直流口水,把手指當冰糕來吃。有人勸他把孩子送到前妻那邊去,王孟奎沒有同意,暗下決心要賺錢養孩子,給孩子過上好日子。
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孟奎做起鐵鍋銷售。勤勞樸實的他一邊趕集賣鍋,一邊利用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直播賣鍋。生意越來越好之后,王孟奎想增加經營種類,擴大經營規模,可是有限的資金限制了他的發展。因為單身帶著倆孩,加上王孟奎的自尊心強,他不愿意去找親戚借款,也不知道去哪里能夠借到資金。
2020年夏季某天,近黃昏時,王孟奎家來了兩位“不請自來”的客人,上門詢問是否需要資金幫助,王孟奎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騙子,“哪有上門服務主動提供貸款業務的?”后來才了解這是中和農信臨清分支員工到王孟奎所在村開展業務宣傳工作時,聽村里鄉親說了他的現狀,主動上門服務。
最終,在中和農信客戶經理彭冬雪和周玉霞的介紹下,王孟奎對中和農信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并通過上門服務成功申請貸款5萬元。鍋品的種類增加了,客戶可選擇的范圍大了,銷售額也上去了。如今,月銷售額也從最初的幾千元達到了5萬元左右,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臨清鍋王”,不僅安排好了女兒的生活和上學問題,還購買了轎車,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
1月15日,中和農信聊城小額貸款項目座談會在聊城市老促會會議室舉行,聊城市老促會會長榮向林,聊城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培科等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后,與會部分人員參觀了聊城小額貸款項目在東昌府區、臨清等地發展情況。
據了解,聊城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18日,是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中和農信聊城小貸嚴格按照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規定開展業務。公司堅持基于農戶需求特點設計產品,主要以農戶和小微企業主為主要服務對象。
中和農信聊城小貸堅守農村市場,為農村金融注入新的活力。截至2020年12月末,在冠縣、莘縣、東昌府、茌平、高唐、臨清、陽谷、東阿、夏津、臨沭10個縣市區開展小額貸款業務,共計錄用171名員工。2013年至今中和農信聊城小貸在山東累計發放小額貸款8.5萬筆、14.5億元。中和農信始終堅持財務績效與社會績效并重,在提供金融服務之外,提供非金融類服務,旨在提升客戶的自立和自我發展能力。
該公司秉承“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百米”的使命,堅持為山東省內不能充分享受傳統金融服務的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提供量身定制、方便快捷、可獲得的金融服務,幫助當地百姓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早日實現美好生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持續著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和農信的業務可追溯到1996年世界銀行在秦巴山區扶貧項目中創設的小額信貸項目;2000年該項目交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接管,并獲準在全國范圍內的貧困地區進行推廣試點;2008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在當時小額信貸部的基礎上組建了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開啟了商業化運營之路。
截至2020年12月末,中和農信小額信貸業務覆蓋20個省的十萬多個村莊,貸款余額122億元,在貸客戶42.7萬余戶,戶均余額2.86萬元,貸款平均使用時間252天。自1996年以來,累計放款433.8萬筆,743億元,超過720萬農戶從中受益。
作者:張軍 趙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