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0-05-19 09:04:05
“2019年,建成全國首家人力資本產業園。”“2020年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本產業園,做大做強人力資本產業,推動人才價值資本化、股權化……”這幾天,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的“人力資本產業”正從一個新鮮詞匯迅速變成兩會熱詞。5月16日,記者采訪獲悉,山東省濟南市已在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全球人力資本產業中心”,打造千億人力資本產業規模。
人力資本產業園獲批省級服務基地
2019年5月,全國首個人才有價評估平臺在濟南上線,金融模式創新服務及人力資本產業元年開啟。基于濟南對人力資本服務業發展的貢獻,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新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服務業”。3月份,人力資本服務業又被寫入《山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
目前,位于濟南科技金融集聚區的濟南人力資本產業園已獲山東省優質人力資本服務基地認定,園區入駐率達90%,入駐孵化人力資本相關企業50余家,其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1家、瞪羚企業1家,以及多家濟南市“專精特新”企業及濟南市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囊括各類知識產權及專利等共計90余件。產業園組織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主題沙龍、培訓等活動60余場,提供人次賦能服務上千人次。
截至目前,已有35家金融與類金融機構與“人才有價”評估平臺簽約,13家銀行對平臺授信1500億元,認可平臺對“身價”的評估。濟南人力資本產業園正申報山東省企業孵化器基地,國家級企業孵化器申報工作預計將于明年完成。
與中科院展開全方位合作
“今年,園區的重點工作是推動濟南人力資本產業園二期項目,即‘全球人力資本產業中心’建設。同時,與中科院展開全方位合作。”據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相關負責人韓俊杰介紹,“全球人力資本產業中心”選址濟南高新區,占地面積315畝,目前正全力推進項目規劃,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中科院是國家創新人才高地,濟南與中科院在人力資本領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其一,從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角度出發,與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建立“中科院云計算中心人才大數據實驗室”和“人才大數據濟南服務中心”,共同推動云計算及人才大數據項目的推廣和落地;其二,由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探索成立人才發展集團,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積極引進各類創投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健全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打造濟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1+6+N”平臺;其三,與中科院合作擬定“院士人力資本倍增計劃”,成立院士基地服務運營管理平臺,利用先進醫學科技資源為院士的身心健康狀況提供保障。
在全國復制濟南模式
據統計,目前我國在冊人力資源公司約3.75萬家,人力資源服務業年收入1.18萬億,平均每家企業營收3000多萬元,但人力資源服務仍集中在傳統業務,企業發展受到傳統模式的限制。濟南市以人才評估定價為基礎,摸索出一套“銀行授信、保險補償、基金支持、政府補償、配套參與”的多維協同金融創新模式,由濟南人力資本產業園不斷完善和推廣這一創新模式,力求打通人才融資路徑,解決人才和企業在創新創業路上遇到的“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濟南這一人力資本創新模式引起黑龍江、昆明、鎮江等地人社部門的濃厚興趣,濟南模式已開啟復制程序。
早前,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濟南高新區將圍繞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知識產權可作價、成果轉化能估價、人才團隊有身價”的要求,加強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探索成立科技保險公司,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融資擔保,力爭3年內人力資本產業達到千億級規模。
據悉,為全面打開人才價值資本化的局面,濟南擬定《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人力資本價值出資管理辦法》和《濟南高新區人力資本服務業風險補償金管理暫行辦法》,推動高身價人才利用其人力資本價值作為注冊資本,參與企業成立和建設,拓展企業發展路徑,提高區域創新創業活力,同時也為協助實現“身價兌付”的相關機構提供可靠的風險保障。
2020年,濟南將加快推進人力資本創新金融服務體系落地,與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聯動,共建風控模型,幫助個人和企業憑借人才身價,通過無擔保、無抵押方式獲得銀行授信貸款;加速人力資本新金融效能發揮,從精準助力高新區中小企業發展著手,針對不同情況的企業,分類處理,提供個性化金融方案,為企業出具身價證書與身價報告,應用于身價信用貨幣化的各個應用場景。
“人力資本形成產業后,必將帶動大量人力資源企業的轉型升級,衍生出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形成千億人力資本產業規模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韓俊杰說。(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