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0-03-31 19:46:03
膠東在線3月31日訊(通訊員 孫剛超 劉少寧)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煙臺開發區、自貿區煙臺片區規劃推出了占地14.2平方公里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8.4平方公里的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已列入全市發展戰略;正在推進以萬華、張裕、現代汽車三大研發中心為核心的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以哈工程、山東建筑大學等為代表的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并將“兩區兩廊”作為全區十大“牛鼻子”工程重點推進,打造基礎性、重量級、綜合型的創新載體,形成吸引各類創新資源的引力場。
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
驅動創新活力迸發噴涌
煙臺開發區有哪些“硬核”布局?
小萱帶你了解詳情
01 · 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
煙臺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按照全要素整合、新資源導入、生態化構建的原則,打造長江路、三亞路兩條“嶺脈”,將沿線及周邊區域眾多科研要素串點成線、結線成面,形成科產聯動、空間連通、功能貫穿的“人”字形創新經濟管廊。
長江路、三亞路兩條“嶺脈”
圍繞龍頭引領、載體支撐和增量突破,統籌推進“3+1+N”星網狀體系建設,“3”是以萬華化學、現代汽車、張裕三大具有全球全國行業領軍實力與創新影響力的研發機構或總部基地為戰略支點,形成“三足鼎立”格局;“1”是集眾創空間、孵化加速、綜合配套和商務服務于一體、具有國際水準、4.0版本的“創新園圃”;“N”是快速建設一批科研平臺,并持續加大高產業關聯度科研機構招引力度,形成多極引領、多點支撐、多元聯動發展格局。
02 · 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
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承擔山東海洋強省、煙臺建設海洋經濟大市和自貿區海洋經濟創新使命。位于潮水新中心沿海核心地帶,規劃總面積8.4平方公里,周邊已形成“三港一站”立體交通格局。
總部基地科創載體10000平方米
目標打造成全國首家以藍色種業為特色、以海洋科創為引擎、以海洋新興產業為方向的國家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形成融合海洋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生活體驗、綠色生態等功能、全方位支持海洋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的樣板和典范。
03 · 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
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沿八角灣美麗海岸線規劃,是一個集聚學科、人才、科研有機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旨在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對標國內一流的現代科技新地標。
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校產城融合發展
中科院蘭化所與煙臺市政府共建的煙臺中科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華為公司在煙臺市布局的唯一一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山東省農科院膠東半島創新中心,具有“人才收割模式”的慧科新工科產業學院等一批“科研類”平臺搶灘登陸。“大海工”名校哈爾濱工程大學創辦了全區第一所研究生院,煙臺大學、山東建筑大學2所本科高校入駐建設科教園區和產學研基地,煙臺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煙臺船舶工業學校2所高職院校落戶創辦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一座座“教育類”大平臺正加速崛起。
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建設創新創業園,集聚全球精英人才和國內智力資源。在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內,同步謀劃在八角河兩側建設通用科研中心、孵化大樓、專家公寓、人才社區等設施,導入關鍵創新要素,建設國內一流的雙創高地。
04 · 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
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于2019年12月注冊成立,是煙臺開發區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管委會+公司”機制設立的準公益性國有企業,也是自貿區煙臺片區創新人才服務的重要舉措。
加快建設運營人才公寓
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旨在通過整合全區“雙創”服務軟硬件資源,聚焦人才服務、人才創業、人才投資、人才安居、人才教育等五大業務板塊。建設一窗通曉、一站受理、一網通辦、一鏈跟蹤全鏈條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集團現有雙創平臺載體總計16萬平方米,預計新增雙創平臺載體12萬平方米,在已出資2.89億元參與基金總規模40.36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壯大開發區基金規模,并積極探索業達人才發展基金的設立。
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將開發運營養老公寓,謀劃建設國際人才社區,為子女建設人才學校,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在全國創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人才服務標桿,聚天下英才逐夢自貿潮、揚帆八角灣。(來源:煙臺開發區發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