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9-07-10 20:15:07
活動現場
膠東在線7月10日訊(記者 孫宗順 通訊員 李寧 王滋雯)10日上午,“藍色海灣魅力高新,煙臺高新區首屆漁業增殖放流暨東宇海洋牧場休閑平臺啟動”活動在高新區金山灣海域舉行。活動現場,共放流許氏平鮋、牙鮃苗種3萬多尾。東宇海洋牧場休閑平臺是煙臺市全力打造的十大海洋牧場示范項目之一,是煙臺高新區加快推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助力全市打造全國一流海洋經濟大市。
活動現場
3萬余魚尾苗種入海 市民齊參與助力生態保護
7月的金山灣海域天藍海碧,清澈見底的海水中不時可見魚兒游過。活動現場,參與增殖放流的市民和工作人員乘船來到遠離岸邊的海洋牧場休閑平臺,將魚苗放流入海。“感覺很有意義,能參與到保護海洋生態這項活動中來,對自己來說也是一件善事。”市民劉玉說。
“增殖放流是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的有效渠道,對進一步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生態保護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進一步優化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煙臺市高新區農業農村發展局副局長楊國華說。
增殖放流作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最直接、最有效手段,成為加強水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煙臺市自2005年啟動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以來,在煙臺海域增殖牙鲆、黑魚、黑鯛等苗種。每年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10億單位以上,煙臺的水更清、海更藍、海洋漁業資源也更豐富。
活動現場
海洋牧場休閑平臺有大本領 帶動多產業發展
煙臺東宇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效平介紹,公司堅持“科技開發,生態應用”,從2011年成立之初的一家漁業公司,發展到現如今成為國家級海洋牧場,在海底以生態礁建設留住魚,水面以多功能平臺做海洋牧場監護的同時,開展海上休閑漁業活動,帶動休閑漁業等相關行業發展。
10日啟用的平臺為自升式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可謂“集十八般武藝于一身”。平臺可滿足生活辦公、船舶停靠,海洋牧場看護需求。平臺搭載水上、水下監控、監測設備,構建起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水體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實現對水溫、鹽度、溶氧、葉綠素等海水環境關鍵因子的立體實時在線監測,讓海洋更“透明”。
“海洋牧場按照‘礁、魚、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設方案,注重全產業鏈發展,利用海洋牧場資源實現漁業的轉型升級,帶動及輻射水產養殖、育苗、加工、銷售、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李效平說。
活動現場
建設煙臺特色海洋牧場 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
截至2018年底,煙臺已建成百萬畝海洋牧場,現代化海洋牧場已成為煙臺海洋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煙臺加快建設具有煙臺特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規劃建設4帶20群海洋牧場,推進建設10個全省領先、國內一流的海洋牧場示范項目,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目前,全球首個深水坐底式養殖及首個實現自動提網功能的大網箱—長島弘祥“長鯨一號”和長島佳益深水智能網箱共2個項目已建造完成交付使用。明波水產全省首個深遠海管樁大圍網養殖項目順利運營,年產海水魚500多噸、實現產值3000多萬元。
海洋牧場后續發展中煙臺后勁十足,在建海洋牧場多功能管理平臺6座,總數達到18座。組建煙臺市海洋牧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總規模10億元的海洋牧場產業基金,舉辦煙臺市海洋牧場發展論壇、煙臺海洋牧場產品博覽會等,都將有力促進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