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9-07-01 09:26:07
你知道舊衣物回收箱里的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嗎?記者調查發現,舊衣物回收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舊衣物出口是整個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
全省2.3萬多個回收箱每年回收30萬噸衣物
近幾年,在全國推廣垃圾分類的背景下,各種舊衣物回收箱出現在城市的街頭、小區。你可曾想過,被回收車拉走的舊衣物去哪兒了?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廢紡織綜合利用聯盟專委會(以下簡稱廢紡專委會)的秘書長王凱介紹,在山東一共有23000多個廢舊衣物回收箱,廢紡專委會成員企業每年能回收廢舊衣物30萬噸。
在棗莊,坐落著山東最大的舊衣回收處理企業——棗莊市普聯環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目前工廠一年的廢舊衣服回收量在3萬噸左右。”總經理駱桂軍說。
目前,普聯回收舊衣物主要方式有網上免費預約回收、線下回收和品牌回收。網上免費預約回收是通過跟京東、咸魚等平臺合作進行回收,占總回收量的30%左右;線下回收以社區回收箱和保潔阿姨、環衛工人從垃圾里挑揀出來的舊衣物為主,占總量的65%;剩下的5%,則是品牌合作,收取他們的服裝尾貨。
1噸桶貨(回收桶里所有類別混合的舊衣物)的全國均價在1500-2100元之間。如果是跟某些品牌回收的尾貨,質量較好,價格也會相對較高,大約2400元一噸。
流向分揀廠制成產品再利用
衣物回收箱里的這些舊衣物,最終都流向了衣物分揀工廠。
“我們從事的就是舊衣物回收中的分揀環節,主要把回收衣物按冬裝、夏裝、毛衣、羽絨、大白(純白衣物)、二白(淺色衣物)、花棉毛(深色)等幾類進行分揀。”青島衣再生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朱由恒介紹。
這些被分揀出來的舊衣物將被送到不同的下游工廠,進行再利用。這是目前全國最普遍的舊衣循環利用方法,再生利用的舊衣物量占總回收量的70%-80%。朱由恒介紹,青島每年能生產10000噸廢舊紡織品,其中廢舊衣物占80%左右。
駱桂軍表示,目前舊衣物回收行業中,再生利用雖然占最多比例,但利潤只能占到整個行業的25%-30%。為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必須要更多地投入再生領域里面去,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發。
分揀工廠中,有70%—80%的舊衣物被回收利用,而剩下的這部分,則是成色較新,又能符合出口要求的部分,這部分舊衣物將被出口到海外,當做二手服裝售賣。
部分出口到國外出口利潤占七成
據了解,中國每年出口海外的廢舊衣物大約有1000萬噸。
記者了解到,從中國到非洲或東南亞的二手服裝出口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鏈條。國外的采購商與國內工廠洽談簽訂購買協議和合同,之后工廠按采購合同生產和購買,并通過第三方貨運公司將貨物運送至對方國家港口,采購商打款后,國內工廠開具提貨單,采購商憑提貨單去港口提貨。
在青島,也有很多類似的企業。青島衣再生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朱由恒介紹,公司按照1500元/噸左右的價格收購舊衣物,分揀完成后,再按照5000元/噸的價格賣給廣州出口公司,廣州的出口公司最終以7000-8000元/噸的價格賣到非洲,各公司從中賺取差價。
多位廢舊衣物回收行業人士曾表示,舊衣物出口是舊衣物回收產業中唯一能產生較大收益的部分。
據了解,舊衣物出口占回收總量的百分之二三十,其利潤卻能占到總利潤的60%-70%。
行業不均衡要規模化集成生態圈
這樣的行業現狀是如何形成的?
駱桂軍給出答案:“舊衣物出口利潤最高是因為它簡單快速有效,就是一收一賣。”但是從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同時也存在風險。“舊衣物出口慢慢公開化,大家都在做的時候,它的單品是一樣的,盈利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駱桂軍說。
想要發展下去,企業必須規模化發展。駱桂軍表示,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參與者越來越多,原來的高利潤就會回歸到一個合理區間,在舊衣物回收利用這個行業,是10%—15%的利潤率。
從另一個角度上看,企業形成規模以后,更值得資本投入。如果體量不夠,投入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想要得到不錯的回報率就很難了。但這個規模化并不是意味著必須是某個企業,從回收到分揀再到出口或再生利用完全形成閉環。“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狀建設,把回收、分揀、出口、再生利用等領域各自發展成規模,集成生態圈,促進整個廢舊紡織品行業的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