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壹眼
2019-03-01 09:15:03
編者按
3月1日,備受關注的《濟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鼓勵倡導文明行為、對不文明行為重點整治,以立法促文明、以法治護文明。立法之后,市民要如何遵守執行,城市文明,還有哪些需要提升?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將采取明察暗訪的方式,推出“我為濟南閱卷·直擊城市陋習”系列報道,共助文明濟南,讓泉城更有魅力。
系列報道之一
非機動車逆行 半小時竟65輛
逆行
25日至26日,記者在多個路口對濟南市電動車出行狀況進行走訪觀察,發現在有抓拍設備、交警執法的路口非機動車逆行現象明顯少于沒有交警執法的路口,部分路口交警執法時電動車還算遵章守法,但交警一撤很快就恢復原狀。
26日11時,在文化東路與山大路路口,此時該路口的車流量很大。粗略計算,30分鐘內該路口逆行的非機動車有65輛,甚至有家長載著孩子逆行,還有兩輛電動車差點與一輛灑水車相撞,非常驚險。此外,由于路口還是紅燈時,就有電動車經斑馬線搶先開到馬路中央,待綠燈剛亮起時,電動車已經通過了路口。
隨后,記者又來到濟南濼源大街與趵突泉南路路口,發現這里電動車逆行的情況更嚴重。雖然不是高峰時段,此處的交通流量仍然很大,每一輪紅燈,路口就有十多輛電動車闖信號。該路口在這個時間段并沒有交通協管員,電動車也變得肆無忌憚。一輛原本北行的黑色電動車突然左轉,往西逆行而去。緊接著,兩個外賣小哥從右車道直接橫穿馬路,來到左車道,在機動車道飛馳,逼得車輛紛紛躲閃。粗略統計,十分鐘時間,該十字路口就有20多輛電動車逆行,揚長而去。
逃逸
非機動車逆行源于車主對安全事故的不以為意與僥幸心理。而往往一旦發生事故,僥幸心理又讓不少逆行車主選擇溜之大吉,而被撞車主只能自認倒霉。
“不想與對方再有任何的牽扯,太不地道了?!睍r隔五個多月,提及上次被撞經歷,蔣女士依舊氣憤。2018年9月11日7:30,蔣女士在歷下區文化東路騎行,突然一輛逆行的電動車竄過來,由于躲閃不及,她連人帶車摔倒路上。
現場事故認定,交警判定逆行電動車車主負全責。“他口頭答應得好好的,半路卻跑了?!笔Y女士說,肇事者承諾陪自己去醫院,然而途中,他卻溜之大吉。
經檢查,蔣女士腿部、手部均不同程度受傷。“醫藥費、修車費都是自己出的?!睘榇?,蔣女士也曾事后電話聯系過肇事者,可對方惡語相對,始終不出面解決問題,到最后索性拒接電話,“如今找不到人,只能自認倒霉?!?/p>
離事發地不遠,周女士也有類似遭遇。周女士駕車經過文化西路與趵突泉南路交叉口,當她準備進入輔道右拐時,迎面而來一輛逆行電動車。盡管電動車躲閃過去,但還是與周女士的車發生刮擦。
電動車車主當即破口大罵,可當周女士要下車與其理論時,車主卻騎車而去?!澳嫘校瑧B度還那么惡劣?!笨粗噺念^到尾一道長長的劃痕,周女士十分無奈。為此,周女士報警求助,但交警告知,由于沒有監控、照片等證據,很難追查。
非機動車逆行,成了城市的一大頑疾,也與“全國文明城”的招牌格格不入,到了非下大力氣、動真格地查處治理的時候了。
今天,《濟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正式施行即是管理部門加強管理的一個契機,也是市民改掉陋習的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行動,一起監督身邊的不文明現象,一起改掉不文明陋習,讓泉城更文明,也讓濟南更溫暖。
齊魯晚報《今日濟南》封面編輯 翟恒水
(壹點號 濟南壹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