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9-02-28 14:26:02
2月28日,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從全省住房城鄉建設會上獲悉,山東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去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18%,為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山東將實現全省常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左右和51.5%左右的目標。
據悉,山東在全國率先實現市民化規劃設區市和試點市縣全覆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鎮能力顯著增強。深入實施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形成了2個特大城市,8個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80個小城市、1092個建制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濟南都市圈和4個都市區發展規劃完成編制,青島都市圈發展戰略研究全面啟動。加快推進中等城市和Ι型小城市培育試點,完成監測評估。穩步推進小城鎮示范試點,112個鎮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鎮”。廣饒縣圍繞Ι型小城市定位發展,在同等規模縣市中樹立了樣板。
在城鎮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建設方面,去年全省累計開工綜合管廊742公里,形成廊體631公里;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網1078公里,累計建成海綿城市920平方公里。全省在建軌道交通線路261.6公里,通車運營200公里,濟南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扎實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補短板,全面加強城市防汛工作;新建(改造)供水管網2840余公里,3個城市創建為國家節水型城市。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我省城鎮化發展質量不夠高,戶籍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10個百分點,近千萬外來人口未能在城鎮落戶;城鎮化試點在人、地、錢等關鍵領域改革突破不明顯,試點政策還未形成強大合力。城市建設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基礎設施存在不少短板,“城市病”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我省將聚焦“抓好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要求,著力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堅持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與新舊動能轉換互促共進,聚力內涵發展、融合發展、協調發展,促進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全省常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左右和51.5%左右。
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取消城鎮落戶限制,以在城鎮就業居住三年以上和舉家遷徒的農業轉移人口及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屬落戶,加快提高戶籍城鎮化率。深入實施居住證制度,逐步將居住證持有人納入戶籍人口管理。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圍繞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就近入學、醫療保險、技能培訓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消除農民進城后顧之憂。
二是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提升半島城市群對外輻射能力,強化濟南、青島輻射引領,加快發展戰略研究,做大做強濟南、青島都市圈,研究制定促進城市群、都市圈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研究制定中小城市培育政策措施,強化支持力度,形成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城鎮發展格局。
三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產業協同發展、設施互聯互通、服務均等同質。加快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探索,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推動城鎮設施向農村延伸,完善連接鎮村的基礎設施、生產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四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城鎮建設用地管理,適度增加吸納人口多的中小城市建設用地供給,特別是向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小城市試點傾斜。強化資金保障,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規模、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較多地區的獎勵力度。持續深化新型城鎮化試點,不斷放大示范帶動作用。健全完善數據監測共享平臺,提高城鎮化數據質量。優化調整城鎮化考核指標,推動政策落實落地。
(新銳大眾 記者 方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