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9-02-15 11:36:02
報告原文:認真貫徹落實“鞏固、増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更大力度推動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推廣共享工廠試點
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出臺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材料和高耗能行業“4+1”細分行業規劃,著力打造京滬-濟青高鐵沿線高端制造業產業帶。探索推廣泰安康平納及濰坊盛瑞、浩信共享工廠建設試點經驗,支持一批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省級重大技改項目建設。
我省正在推進共享工廠的建設和應用,尤其是在紡織和鑄造行業,采取“1個行業互聯網平臺十N個共享工廠”模式。我省的共享工廠試點建設情況如何?又有哪些“黑科技”?
盛瑞傳動是濰坊的明星企業,其8AT變速箱項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濰坊盛瑞共享工廠試點,指的是從2017年12月開始建設的盛瑞智能金屬成型中心項目,該項目落戶安丘。
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鞠承明介紹,通過建設綠色智能共享工廠,規劃布局智能金屬成型現代產業園,在特定區域內形成“園區統一訂單”共享生產模式,對外提供鑄造模具設計研發、模具加工、產品鑄造、檢驗檢測等服務。
就盛瑞傳動智能金屬成型中心項目來說,該工廠可實現多品種小批量復雜鑄件智能柔性化生產,滿足重型柴油機零部件、自動變速器零部件等800種動力機械復雜零部件的需求,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實現個性化產品定制。
而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泰安康平納共享工廠試點,針對的是康平納的筒子紗智能染色工廠項目。其“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使我國成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動化染色技術并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國家,被評為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康平納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7月,新泰年產20萬噸筒子紗智能染色工廠項目開工建設,成為“山東省1+7區域性共享工廠體系建設方案”落地實施的首個智能染色園區。
根據去年山東省制定的《全省印染行業“1+7”區域性共享工廠體系建設方案》,36個標準化智能染色工廠全部建成達產后,年染色紗能力72萬噸,年新增銷售收入220億元,帶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增加收入1000億元以上。
匯聚存儲醫療大數據
帶動健康產業鏈發展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及產業園建設,是“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市抓落實”的重大健康產業項目,也是濟南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大引擎項目。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數據中心項目設計元素充分考慮城市特色、功能需求和綜合節能要求,總建筑投資額14億元,已經在2018年9月5日開工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主任張端武介紹說,項目預計總建筑體量為15萬平方米,安裝2萬個機架設備,將在2019年底基本建設完畢,然后開始組裝和調試設備。
張端武表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項目明確了打造“一中心(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一高地(以‘互聯網+健康醫療’為特色的國際高端健康醫療硅谷)、兩園區(健康醫療科技創新產業園、健康醫療生活方式文化產業園)”的空間規劃布局和“1中心+N組團”開發模式(一中心即“數據存儲中心”;N組團即“大數據科研創新”“醫藥器械大數據應用創新”“保險金融大數據應用創新”“互聯網醫院”“智慧康養生活”等產業園區),將打造涵蓋云中心、云數據、云服務、云應用等核心功能的各功能園區,為產業發展提供科研、創新、交流、融資、交易支撐平臺。
未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數據中心將發揮山東省、濟南市在云計算、量子技術、高性能服務器存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率先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匯聚存儲和創新應用,實現醫療數據互認共享,協同應用,帶動健康產業鏈發展。
與社會資本合作
共建三甲綜合醫院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統籌推進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張端武介紹,2018年作為中心建設元年,包括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居民安置區等在內的幾個重點項目,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已有100多個高端的醫學科研項目落戶。”
張端武說,今年將與社會資本合作,完成共建三甲綜合醫院、國際眼視光臨床研究中心、國際婦幼生殖中心、國際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投資協議的簽署,力爭這四個高端醫療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據介紹,今年是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的高峰年,將啟動高等醫學研究孵化中心、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創新中心等20個項目開工建設,聚焦精準醫療、干細胞治療、互聯網+醫療、人工智能醫療等先進產業,啟動六個產業項目建設。
同時,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醫學中心青島路、煙臺路、濟齊路建設。
另外,山東省內具有相當高端水平的醫療研發和治療項目——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也已經在去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于2020年底全部完成工程的建設和設備的調試,交付使用。
“醫學中心還將加快高端人才引進,探索建設人才公寓、專家公寓、廉租公寓等,解決人才后顧之憂。”張端武說,2019年力爭做到新建院士工作站不少于3個,引進具備市級以上條件的各類人才團隊不少于10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師勝 張玉巖 高寒 郭立偉 王小蒙 陳曉麗 邢振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