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19-01-14 13:52:01
進入2019年以來,在央企開展工資總額形成機制改革的同時,北京、山東、四川等省市也紛紛落實了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形成機制的相關改革舉措,這意味著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形成機制改革進入了全面落實階段。
以四川省為例,該省1月1日實施的《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決定機制實施意見》要求:“堅持把經濟效益作為決定工資分配的核心因素,效益增工資增、效益降工資降,合理確定企業年度工資總額增長或下降幅度。”
山東省則明確規定:“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
在規定總額形成機制的同時,各省市對國有企業內部工資分配管理也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核心思路是向關鍵崗位、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根據不同企業性質,廣泛采取技術分紅、股權激勵等市場化手段。
更高層面上的央企工資總額形成機制的改革也進展順利。
“我們企業2019年的工資總額增長很多,大家都沒有想到會增加這么多。”一家央企的工作人員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該央企主業是市場上完全競爭的行業,且多年來保持高利潤率。在與國資委充分溝通后,其企業的工資總額增加方案得到國資委的許可。
據介紹,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形成機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和難點。2018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總額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隨后不久,《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正式出臺,明確央企工資總額增長與業績考核目標先進程度緊密掛鉤、與企業經濟效益增幅同向聯動,鼓勵央企通過完成更加優秀的經營業績目標、實現經濟效益持續提升,推動員工工資總額有序增長。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國有企業工資形成機制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意味著國有企業進一步突出企業發展質量,把勞動效率作為重要考評標準,強化了員工的主體地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