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MG
2018-09-07 08:02:09
“逸韻塔山”“時光順河”“幸福大海陽”,芝罘區老舊小區不僅環境大改善,社區品位也隨之提升。芝罘區將老舊小區整治作為民生“一號工程”,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4.2億元,全面開展以社區環境整治、道路硬化、綠化升級為主要內容的整治改造并配套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芝罘區是中心區,也是老城區,長期以來,社區環境臟亂、基礎設施破損、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突出,群眾改善居住環境的呼聲非常強烈。為解決存在的問題,芝罘區在完成3個小區改造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將中心城區國有土地、1995年以前建成的64個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整治改造范圍,2018年,在往年整治的基礎上繼續對17個老舊小區進行基礎改造和完善提升,對276條背街小巷進行整治改造,并將整治區域向城郊延伸,惠及居民24588戶。
“高齡”社區煥發活力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芝罘區文化宮小區,主題休閑樂園內,幾位居民有的下棋,有的閑聊,孩童追逐玩耍,十分熱鬧。文化宮小區建成于70年代,已經有40多歲“高齡”。因建設年代久遠,小區內衛生臟亂、綠化帶破損等問題突出。芝罘區城管局組織施工力量,對小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打造主題休閑游園。
整治活動的首要內容,就是市容環境。芝罘區集中清理整治老舊小區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毀綠種菜、衛生死角等市容環境問題,累計清理衛生死角、亂堆亂放900余處,清運垃圾600余噸,拆除違章建筑4萬余平方米,清理小菜園3500余平方米,清理無花果樹4000余棵,清理僵尸車1700余輛。同時,規劃新增停車位3600余個,全面規范小區停車、行車秩序,小區亂象得到根本扭轉,小區環境大大改善。
因地制宜開展綠化提升
突出風貌打造,彰顯特色主題。因地制宜開展綠化提升,科學選擇搭配花種、樹種,全面恢復綠地功能,改善居住環境。比如,東山街道民生小區以“綠意民生”為整治目標,將綠化區域劃分為游園區域綠化和綠地綠化,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優良景觀樹種,適當調整增加綠化品種,并劃分為兩處櫻花主題區和兩處紫薇主題區。在芝罘區毓西社區樓間閑置空地,施工人員利用地勢高低落差,設計打造社區游園。
突出社區文化特色
依據社區特點,充分挖掘特色潛力和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老舊小區,如“逸韻塔山”“時光順河”“幸福大海陽”等。同時,因地制宜利用社區街角有限空間打造了社區游園7處、居民休閑廣場6處,規劃設計口袋公園18處,并注入健康、法制、文化、黨建等元素,突出社區文化特色。
除了更加干凈整潔外,彩繪成了大海陽社區的一大特色。在老舊社區改造過程中,工作人員利用沿街兩側居民樓的墻體,設計“黨建”、“鄰里和諧”系列彩繪,增加宣傳欄、單元樓黨員信息公示板、文明公約等設施,營造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
實現老舊小區物業全覆蓋
老舊小區整治,重在建立長效機制,提升管護水平。為此,芝罘區加強治安防控,在城區老舊小區共安裝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監控攝像頭8000余個,成立8個分控中心,在每個社區、派出所配套視頻監控室,實現了老城區監控無縫全覆蓋。加強改后管理,相關街道(園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選聘物業公司全面進駐老舊小區,開展衛生保潔、市容監管、綠地養護等工作,實現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探索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城市書屋”,配套完善環衛設施、健身器材,為居民提供更多服務項目和內容。
此外,芝罘區以老舊社區整治改造為契機,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一方面將樓前積水地面更換為透水磚及透水混凝土墊層;另一方面,在福安社區高標準打造“海綿示范區”。(記者 侯召溪 楊春娜 通訊員 王娜 王海霞 彩霞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