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8-08-21 09:40:08
魯網8月21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董金麗)近來,不少市民反映豬肉價格上漲,而記者發現豬肉價格上漲的背后,生豬養殖成本上漲,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而省內的豬肉企業也在不斷調整企業的發展策略。
消費者在超市選購豬肉(資料片)
生豬價格連漲11周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豬肉又漲錢了,記者走訪省城多個農貿市場發現,多處市場的豬肉價格已經漲到14-16元每斤,比上周上漲了不少。
據濟南市物價局數據,截至7月底,全省生豬價格連漲11周,均價6.510元,但仍低于上年同期5.13%。豬糧比價為7.00:1,處于綠色區域。鮮豬肉(五花)每500克(下同)價格11.79元,比上月上漲3.6%;鮮豬肉(精瘦)價格10.05元,上漲4.3%;但分別低于去年同期12.6%和14.4%。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晶分析,進入8月份以來,豬價整體呈上漲趨勢。受“溫比亞”影響,周末河南、山東和蘇皖局部出現短時強降雨,生豬出欄阻力增大,局部跌勢稍止,低價小幅反彈。膠東半島區域出現明顯反彈,屠企避開疫區收購,山東規模豬場豬價止跌反彈。加之黑龍江政府核實調往河南某廠死亡生豬非本地疫源感染,市場恐慌情緒被安撫,踩踏出欄現象減弱,19日晚黑龍江、山東豬價出現明顯反彈。據悉,山東本地規模場外三元主流出欄價在14.0元/公斤左右。
目前強降雨對低價區豬價有短時提振,高價區終端消費疲弱態勢難改。卓創預計短期國內豬價高價區下滑、低價區反彈。屠企避開疫區收購,山東規模豬場豬價止跌反彈。
養殖成本上漲,“養豬不賺錢”
在萊蕪市東邊的一個小村莊里,村民或外出打工謀生,或留在村里種田養殖為生。張敬就是留在村里的其中一員。
十多年來,耕種、打零工之外,家里養的三四十頭豬就是張敬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張敬告訴記者,“養豬種地都是看天吃飯的活,行情好了,賺的就多,行情不好,就沒得賺。”
最近,生豬的出欄價在每斤七塊錢上下浮動,張敬的心情也隨著價格的變化而起伏,“漲的時候就會想,后面還能不能再漲,價格下降就會擔心家里還沒出欄的豬會不會賣不上價。”
張敬告訴記者,雖然每天心情都很緊張,但是比去年已經好多了,“去年價格最低的時候,每斤四五塊錢,不僅賺不到錢,還要往里搭錢,但是也沒辦法,只能繼續養著。”他說,“一頭豬200多斤,就能虧上兩三百塊錢。村里一起養豬的好多都不再擴欄了,現在村里養豬的也只剩不到五家了,規模比較大的也就一百多頭。”
張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的市價7元/斤計算的話,一頭豬能賣到1800元,從成本上,光飼料就得1500元左右,在扣去母豬、疫苗等成本,一頭豬也就賺200塊錢,這還沒把自己的人工成本算進去。
在張敬看來,這筆賬中最擔心的就是飼料,因為豬飼料也在不斷漲錢,“從去年開始,飼料的價格從一塊錢一斤逐漸增加到一塊五一斤,壓力還是很大的。”
近日,茂名飼料行業協會發出通知,因為豆粕價格上漲,建議飼料企業豬料漲價50元/噸。隨后,旭日飼料、通威九鼎、大北農等紛紛發出通知,所有豬料價格上調50元/噸。
據了解,豆粕價格目前已經漲到了3300元/噸,現在的大豆主要是南美和巴西進口而來,等到九、十月份,就是我國東北和美國生產的大豆,到時豆粕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而除了維生素、豆粕,玉米和魚粉等飼料的價格也都上漲了。
養豬戶焦慮多
大約十年前,這個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會養豬,每家大概都能養個十幾頭,村里買豬仔、買母豬的都很多,還有專門做“種豬”生意的,也就是給母豬配種的。
而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技術的發展,這項生意慢慢消失了,年輕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養豬的也少了。
董漢力就是曾經養豬后來放棄的一個,他告訴記者,“養豬其實很難,能不能賺錢先不說,就說能不能把豬養大,就要操很多心,如果冬天下豬仔的話,天冷難以成活,平時再遇上個病啊災的,想要賺錢真的很難,費的心力很多。”
如今,他在村子周邊的廠子里打工,每個月能賺3000多塊錢,再加上家里種植的農作物收入,比之前養豬賺得要多,也比較順心。
在張敬看來,養豬過程中確實遇到許多問題,需要自己去克服,除了豬不好養的問題外,張敬最擔憂的就是農村的環保拆遷。
近年來,為了能夠讓畜牧業持續發展,農村很多地區被劃為了“禁養區”,從去年開始,村里的很多人家都不再養豬了,還有一部分人家也搬到距離村莊比較遠的山上,而張敬的養殖場雖然在村莊的邊緣,但是距居住區的距離并不遠。這讓張敬很擔憂,“現在還在這養著,后面也不知道會怎么樣,如果搬地方重建場地的話,成本又要增加了。”
豬肉企業調整策略
秋后的國內生豬市場一波未平卻一波又起,連日來的負面新聞不僅沖擊著國內豬價,對生豬上市企業亦造成一定重創。8月16日,國內豬肉概念股全線飄綠,雙匯發展跌停,創年內新低,溫氏股份跌6.28%,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羅牛山等跌幅超5%。
而省內的多家豬肉企業也在不斷調整企業的策略。
得利斯開始跨界牛肉產業,2017年9月得利斯投資興建100萬頭/年(一期30萬頭)肉牛加工及貿易物流項目,打造集牛肉進口、貿易、倉儲、分割、深加工、物流于一體的綜合大型肉類專業平臺。
龍大肉食迎新主怡君控股,或借勢殺入四川生豬市場。年初至今,龍大肉食加快了“養殖”與“屠宰”兩條腿走路,4月份收購臨沂順發食品有限公司,5月份收購濰坊振祥食品有限公司,再加上子公司煙臺龍大養殖,以及河南、山東聊城等4家生豬屠宰子公司,計劃3年內將生豬屠宰規模擴大到1000萬頭/年以上,同時形成50萬頭/年的生豬出欄能力。
而金鑼選擇重拾體育營銷,山東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有限公司是肉制品行業三巨頭中唯一沒有上市的企業,這幾年它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淡出。7月16日,金鑼集團與國家女子排球隊舉行簽約儀式,重回人們視線。
青島波尼亞集團與北京維華商創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打造加盟連鎖+新零售門店新型業務模式,從以產品為核心的肉制品加工企業向以價值和服務為核心的健康肉食產業集團的轉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