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08-20 09:34:08
居民在改造后的休閑廣場游玩。(王平 攝)
綠地國際花都社區便民菜市場。(張龍 攝)
8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在調研拆違拆臨后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時強調,要大力推動無違建社區、無違建街道、無違建區創建工作,同時要盤活閑置空間資源用于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滿足市民群眾生活需求。
一把尺子量到底,這是拆違拆臨的力度。但在居民心中,這也是“拆”后便民惠民設施建設的決心。一個“拆”字,對商戶來說,就是一次生活的轉折,該如何安置?一個“拆”字,對居民來說,更是一處轉角的“美麗邂逅”,要怎么建設?來,聽一聽他們怎么說。
工作人員賣木床“熱茶”背后的情
數日前,濟陽曲堤鎮婁子楊村許多違建被順利拆除,很多都是存在時間較長、逐漸被廢棄的破敗建筑。村里一名村民雖對自己建的房屋心有不舍,但承認拆違拆臨是大形勢,“管區老趙和我父親那么熟,他一遍遍地跑,我能好意思拖著嗎?”這是曲堤鎮“人情化”模式化解拆違難題的一個縮影,得益于“人情化”拆違,曲堤鎮拆違工作沒有一例強拆。
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了之前從事木床加工的一位經營戶,在他違章搭建的門頭房里,不僅堆放著要出售的木床,而且還有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但由于只有一個人經營,要清空需要較長時間。為此,曲堤鎮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幫助他進行清空。該鎮拆遷工作組人員與業主一一結對,幫助解決各類實際問題,特別是木床、木材堆放問題,在放寬自拆時限的基礎上,共為10家經營戶聯系牽線出售木床4批次。
正是由于堅持“人情化”拆違,使經營者們從一開始的“誤解”逐漸轉變為“了解”,從“抵觸”轉變為“接受”,促進全鎮拆違拆臨工作不斷走向深入。現在,在曲堤鎮的各個村,工作人員拆違拆臨,不僅不會“吃閉門羹”,可能還有熱茶喝。這就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下來的“人情味”。目前,曲堤鎮已全面完成今年三期臺賬拆違任務,累計拆除違建 309 處85650平方米。
違建商鋪變廣場乘涼過程中的贊
炎炎夏日,在商河縣白橋鎮徒駭河故道邊,老人孩子們在新建小廣場愜意地享受清涼。前來乘涼的王云感慨道:“這小公園修得太好了,有了玩的地方不說,原來這里堵得特別厲害,現在都搬到商業街去了。”該處廣場是白橋鎮昔日的一處違建超市,不僅侵占正常用地,還因為營銷活動多造成道路擁擠。
該鎮一方面鼓勵自拆,通過電視、廣播、橫幅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鎮村干部到戶宣傳引導,對違建業主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讓其了解什么是違建以及違建的危害等,引導群眾主動配合拆違工作。針對商鋪,在繁華地段劃定商業區,鼓勵商戶搬遷。另一方面,加大排查力度,各村成立巡查組,對亂搭亂建的違法建筑進行排查,發現一起,勸阻一起,新建一起,拆除一起,嚴厲打擊亂搭亂建行為。
日前,在長清區文昌街道,濟菏高速橋下一處100余平方米的彩板房應聲倒地。這里原來是一處違規搭建的小飯店,由于開在高速橋下,周邊還有公交站點,不僅影響市容,而且存在安全隱患。拆除完畢后,工作人員迅速整理現場,避免造成交通擁堵。在城市提升中,長清區文昌街道迅速行動,對違章建筑堅決予以拆除。隨后,對該區域進行整平、墊土,種植常綠灌木,粉刷周邊墻體立柱,形成一處景觀綠化帶,為來往行人提供賞心悅目的交通環境。
拆后安置去哪里食堂菜場里的安
近日,位于市中區英雄山路39號的二七農產品市場正式營業。據了解,市場由國營二七煤店改建而成,吸納不少違建被拆業戶來此經營的同時,滿足了周邊至少5萬余居民的買菜需求,讓業戶和居民安心。
市場內,新鮮蔬菜、生肉、水產、糧油、干貨等150余個柜臺的農副產品一應俱全,地上無水漬、污漬,空調帶來的清涼讓購物環境與商場超市無異。“我以前在附近的早市經營,這里不僅經營面積擴大了,客流量也大了,忙得很。”說話間,商販樊祥生手機里交易到賬的聲音響個不停。與樊祥生一樣,市場內大部分業戶系違建被拆業戶。“目前入駐商戶將近50戶,一半以上來自附近被取締的梁莊市場、七西市場等。”二七新村街道經發科負責人王錫瑞說,為解決商戶后顧之憂和市民購物需求,街道以老廠房改造提升為契機,聯合經營方將國營二七煤店改建為便民菜市場,直接服務于周邊陳莊、梁莊、鐵一、鐵二等社區居民,同時輻射英雄山路沿線居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
隨著拆違拆臨、中央環保督察、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的深入推進,餐飲供應急劇減少,早餐就餐一度成為難題,給居民在生活上帶來一定困擾。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早餐和快餐就餐地點,歷下區燕山街道辦事處充分利用冶金賓館閑置倉庫,建成了面積300多平方米的社區大食堂。該食堂于2017年8月29日開始建設,共計投資62萬元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并統一安裝了油煙凈化器、油水分離器、高檔鋁合金隔斷、餐廳照明和鋼結構玻璃墻檐等。
燕山社區大食堂集早餐、快餐、熟食、小吃為一體,共設攤位18個,經營品種達40余種;每日5點至21點運營。社區大食堂按照“便民利民不擾民,增光添彩不添亂”的工作思路,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經營業戶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證上墻,接受社會監督;由山東省新力冶金實業公司指定資產管理保衛部為社區大食堂專職管理部門,安排4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安排制定了水、電、氣、消防安全、衛生、環保制度,統一上墻,并組織經營業戶簽訂了承諾書;安排專人維護經營秩序,要求經營業戶和顧客電動車、自行車擺放整齊,做到井然有序。
決不“一刀切”城市提升中的惠
為順應拆違拆臨后市民百姓對便民服務設施建設空缺補位的期盼,按照“改、變、留”的原則和思路,槐蔭區商務局尤其重視便民利民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經營,對大型副食品市場,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做到規范經營。對各類店鋪,則發揮市場作用,政府主要起引導作用,使布局更加合理,覆蓋盲點。
綠地國際花都社區便民菜市場位于綠地國際花都四區。前期該區域并沒有便民菜市場,賣菜、賣飯、賣日用品的小商販都集中在小區西門的馬路便道和小區內道路經營,臟亂差,十分混亂。近年,按照拆臨拆違后加快推進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的總體要求,在該區域新建一處近700平方米的室內社區便民菜市場,槐蔭區商務局按照《濟南市室內副食品市場建設暫行標準》多次對該市場建設、室內布局等進行指導,并為該市場申請區級商貿流通業發展引導資金。
濟南超意興快餐金聯居分店就是按照“改、變、留”的原則和思路下保留下來的一處早餐網點。按照拆違拆臨要求,濟南超意興快餐金聯居分店在拆除范圍,區商務局與南辛街道辦事處多次現場了解情況,并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根據居民需求等最終確定保留,超意興又投資了80多萬元進行裝修、設施設備的提升改造。目前,該店輻射半徑1000米,能為周圍社區5000戶居民及機床二廠、試金集團等20余家企業單位提供用餐服務,日均服務消費者1000人次。同時解決社會4050就業崗位20余人,并建立社保賬戶,為30余位員工繳納社保。
“多虧了這次整修,以后出門再也不用走原來坑坑洼洼的破舊道路,下雨也不淹了。”家住天橋區緯北路街道陳家樓社區的殷培平抑制不住臉上的笑容,高興地說:“路平了,我們的心情都舒暢了很多。”
今年以來,緯北路街道將道路提升工程列為城市提升的重要內容,早早確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從最影響居民出行的路面開始整治,工程涉及桿線落地、立面整治、雨污分流、花磚鋪設、路沿石整修、生態綠化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對轄區道路的全方位提升。
為確保道路提升工程進度,緯北路街道與區市政局、區園林局等多個部門配合積極推進,施工人員頂烈日、冒酷暑、戰高溫,順利完成十五中路、小緯北路、鐵道南街等道路的路面整修工程,共計2萬平方米。“下半年,我們還將對明湖西路以北、東西丹鳳街以南的主次干道進行集中整治提升,徹底改變轄區部分老舊道路臟亂差的面貌,還居民一個干凈整潔、方便安全的出行環境。”該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滕長亮表示。
同時,街道對小區內破損的綠化帶進行了修復和補種,并對開放式小區道路重新規劃了停車位。隨著道路提升的逐步推進,街道還將完善垃圾桶布點、路燈安裝等相應的公共基礎設施,并積極與交警部門協調,探索交通微循環的方式,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原標題:“拆”字背后的民心所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