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活日報
2018-07-18 00:20:07
原標題:不起眼的四層樓曾是濟南“第一高” ,它始建于1938年已經有80的歷史
幾天前,網上熱議了一番濟南在建樓房“第一高”的話題。其實,在濟南市經五小緯五路交匯處的濟南賓館院內,有一棟并不起眼的四層樓房,也曾經是濟南的“第一高”,現在面臨著凍結拆遷的命運。
據附近的老居民、“齊泉博物館”主人崔兆森介紹,別看這座四層樓房現在看起來很普通,它卻具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該樓始建于1938年,是一座距今已經有80年歷史的老建筑,曾是私立黎明中學和公立濟南第六中學所在地。
在1954年之前,它是濟南的最高建筑。因此,他希望保存下來這座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筑。
老建筑物底部的石頭墻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風貌。記者郭學軍攝
7月17日下午,記者跟隨崔兆森先生來到濟南賓館看到,這座四層樓房已經棄用,墻上張貼著封條。
只見樓房的外層墻壁都被涂刷了涂料,已經難以看清原來的歷史面貌。只是在樓房南側大門處,還原樣保留著一段具有西式風格的過道建筑,可以感受到其歷史的滄桑感。另外,樓房底部石頭壘砌的圍墻,如果仔細分辨的話,也依稀能看出石料的陳舊痕跡。
在樓房南側,有一片4米多高的冬青,長勢十分茂盛。還有一棵雪松和一棵法桐樹,以及一棵老石榴樹。崔兆森先生上前一一試著合抱一下雪松和法桐,根本抱不過來。他說,這些樹木都是以前遺留下來的,也差不多有七八十年樹齡了。
這棵雪松一個人抱不過來。記者郭學軍攝
崔兆森先生介紹說,根據濟南出版社出版的《解放前濟南的學校》記載,1938年,經過美籍教士舒隆德、濟南教區主教楊恩賚,以及方濟各會會長舒乃柏等人協商,在這里建設了這座學校大樓,命名為“黎明中學”,并成立了校董會。聘請當時的濟南商會會長苗蘭亭為董事長,聘輔仁大學畢業學生郭傳道任校長。解放后,懿范女中、安道小修院與黎明中學合并。
1951年,人民政府將“私立黎明中學”改為公立濟南第六中學。爾后該校又遷往泰安,改為泰安中學至今。
“我和當時的濟南第六中學有淵源,源于一次暑假的夏令營。” 崔兆森先生回憶說,當時,他還年齡很小,參加市里組織的學校文藝骨干培訓夏令營來到六中。他學的是山東快書,現在大家熟知的相聲名家張存珠學的是相聲,還曾同臺表演過。至今,他還記得當時搞熒火晚會活動時上臺演出的場景。
老建筑物墻上的封條。記者郭學軍攝
“別看這座四層樓房現在看起來不起眼,在1954年之前,它曾經是濟南最高的建筑!” 崔兆森先生說,那時候,無論辦公場所,還是濟南老百姓住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平房小院,沒有很高的建筑,這座四層樓房已經是最高的了。
1954年之后,山東省文聯在經六路附近建了一座樓,才打破了這座四層樓的高度。
大門口的過道可以看出西式風格。記者郭學軍攝
“像這樣一座已有80年房齡的四層樓房,又有一定的歷史內涵,還曾是濟南的第一高樓,應該保留下來,發揮它的歷史價值。” 喜愛文化遺產保護的崔兆森笑著說。
老建筑的外墻已經刷過顏色。記者郭學軍攝
(生活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