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談資
2018-06-27 20:28:06
山光掃黛水挼藍,聞說樽前愜笑談。
伯氏清修如舅氏,濟南瀟灑似江南。
屢陪風月干吟筆,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
(宋·黃庭堅《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
“濟南瀟灑似江南”,這一句的知名度甩了整首詩十幾條街,以至于很多人說起濟南的美,首先想到的就是此句。我和很多人一樣,初讀這首詩時,只看懂了這一句,對于其他句則表示“不明白”。
宋人寫詩有一個毛病,就是特別“酸”,典故多,象征多、辭藻華麗,精巧有余,可就是通俗不足,比較晦澀,所以遠不像唐詩那樣流行。
先說這首詩的題目,有點長,咱一點點分析。
世弼,是黃庭堅的妹夫王純亮,字世弼。伯氏,就是“大哥”黃大臨。六舅和祠部代指同一人。李常是黃庭堅的舅舅,黃庭堅寫這首詩時,李常擔任齊州的知州,又因為李常曾在禮部工作,在負責祭祀的祠部,所以就以舊官職代替稱呼。
黃庭堅與王純亮、黃大年的感情非常好,互有詩文酬唱,這算是其中之一吧。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在河北大名當國子監教授的黃庭堅,得知大哥跑到濟南的舅舅家玩耍,心里癢癢,心想“這么好的事,怎么也不喊上我”。黃庭堅一心想去,可俗物纏身也走不脫,只好想象一下濟南的美好了。
挼,音“挪”,揉搓的意思。挼藍,用手搓藍草,擠出藍色的葉汁。干吟筆,毛筆上的墨水變干。笙簧,一種樂器。傳,驛站的車馬。拾遺,官職,閑職,黃庭堅自1072年至1079年,一直擔任教授一職,有點小抱怨。
這首詩轉換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是:遠山如黛,近水如煙,青山倒映在水中,水色如同擠出來的藍草汁;大哥您跑到舅舅那里,我仿佛能聽到你倆的笑談之聲;大哥是個清修之人,舅舅也是,如同濟南的瀟灑之美和江南一樣;你們這么自在,我只能在大名府里風月相陪,眼看著筆墨變干,無聊之時,喝醉了酒沒有音樂也能跳起舞;真怕舅舅哪一天不在濟南了,想去游覽濟南卻找不到理由,哎,如今干了五六年了,還是一個閑職。
細細品來,整首詩好像在說:夢中的濟南真美,大哥、舅舅你倆好快活,我在這個閑職上空耗時間,我還沒去過濟南呢,舅舅你可別走哈。一個“笑著哭”的表情,應該最合適黃庭堅的神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壹點號·談資:靜下心來說說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