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8-06-05 11:03:06
大眾網濟南6月5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期,省政府出臺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的實施意見》。到2022年,全省大中型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達到95%以上,“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到90%以上,加快推進自然資源整體性保護和生態環境系統性修復。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在發布會上介紹,當前,山東省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國土資源粗放利用與配置效率較低等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示范省創建工作對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破解當前山東發展資源約束瓶頸,服務保障全省改革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比如,通過國土空間優化、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增減掛鉤等政策手段把寶貴的空間資源騰出來,為新動能、先進動能提供成長空間;同時發揮國土資源管理的倒逼作用,給傳統產業帶上提質增效的枷鎖,促進其加快轉型,或者把更多的空間資源騰出來。此外,示范省創建還將為自然資源整體性保護和生態環境系統性修復提供有效途徑。
《實施意見》明確量化了20余項重點目標:到2020年,國土開發強度不超過18.45%,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2%以上,重要礦產資源“三率”指標達標率由目前的85%提升至98%以上,大中型石材礦山比例由目前的40%提升至80%以上;到2022年,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控制在146平方米以內,力爭挖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0萬畝以上,農村居民點等集體建設用地規模力爭減少100萬畝以上,建設用地地均GDP產出由目前的14.3萬元/畝提升至25萬元/畝以上,全省大中型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達到95%以上,“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到90%以上等。這些目標的設定綜合考慮了國家的約束性指標、我省相關專項規劃要求、與先進省市對標等因素,尤其體現了我省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實施意見》還明確了開展國土空間格局優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控增量盤存量調流量、綠色礦山建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五大行動”,實施改革創新、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化提升、雙基建設的“三大工程”,著力提升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國土建設水平,逐步構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長效機制和制度體系。(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王宗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