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7-12-06 13:49:12
近日,記者從棗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12月4日起,省食安委將派8個督察組,首次開展對17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專項督查。目前,棗莊市已制定具體的迎查方案,并啟動前期自查等相關工作。
實地督查工作將在12月份完成,督查情況將報告省食安委并視情況報送省考核辦或省委組織部,有關情況也將納入對各市2017年度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工作。
此次督查旨在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推動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重點工作落地實施;督促各級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食安山東”建設和示范創建,落實餐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意見,提升各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努力建設食品安全放心省。
督查內容包括:各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的情況;發揮食安委統一領導作用,加強食安辦建設,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情況;嚴防嚴管嚴控風險,保障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情況;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情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食安山東”建設,落實餐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意見的情況;2016年度考核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等。
在實地檢查階段,各市將抽2個縣(市、區)和不少于4個涵蓋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和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畜禽屠宰等各個業態的企業。部分被抽查的縣和一部分企業是由省食安辦事先確定、密封并嚴格保密,待督查組抵達被督查市后現場啟封宣布。督查期間,各督查組公開監督電話,接收群眾來電、來函,收集群眾反映的當地食品安全和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各督查組給各市政府的反饋主要內容,將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布。
今年以來,棗莊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要求,堅持以“食安棗莊”建設為主線,注重健全機制,強化能力建設,創新監管方式,開展示范創建,實施精準治理,較好地完成了全年食品安全工作任務。全市公安機關共辦理食品藥品刑事案件24起,抓獲嫌疑人20人,移送起訴人數19人;其中,“1.15”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處,查扣西布曲明有毒有害原粉7公斤,扣押各類有毒有害減肥咖啡5000余包,案件涉及江蘇、山東、廣東等多個省、市,初步涉案價值3000余萬元;“2.29”假藥案被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一線》欄目等中央和省、市級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11.22”制售假劣白酒案被省公安廳列為全省十大食品典型案例。
圍繞“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和質量強市戰略,持續培育典型、創建品牌和打造亮點,全面推進“食安棗莊”建設。全市新創建“食安山東”食品生產加工示范企業5家、食品流通示范企業55家、餐飲食品示范店(街區、學校食堂)69家,山亭區豆制品基地通過驗收成為全省第一批放心食品生產基地,市中區飲料生產基地被省食安辦列為創建培育名單。市食安辦已評選出第二批“食安棗莊”市級食用農產品種植基地(養殖基地)、食品生產示范企業、食品流通示范企業和餐飲示范單位(示范店)共計135家,進一步形成食品品牌方陣。同時,市食安辦把食品醫藥產業轉型發展,作為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有力抓手,認真研究食品醫藥產業與我市“265”產業規劃的契合點,在全市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食品醫藥百家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大調研活動,深入分析食品醫藥產業發展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對重點企業“解剖麻雀”,明確了“食安棗莊”品牌引領行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品質魯藥”創建等8項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任務,做到精準發力,力爭讓食品醫藥產業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來,棗莊市食藥監局相繼組織開展“12331”主題日、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三小”進社區進校園等大型宣傳活動,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科普宣傳和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印制發放《農藥管理條例》和《食品“三小”條例》宣傳資料40000余份。市農業、食藥監、公安等部門定期走進市電臺《政風行風熱線》,現場解讀法律法規。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在棗莊日報、市電視臺、市電臺、魯網等13家媒體設立“食安棗莊”專欄專版專頁,開展深度報導和系列宣傳。聯合市新聞辦舉行食品“三小”條例解讀新聞發布會,發揮好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完善“12331”投訴舉報熱線功能,實行有獎舉報,截至目前,共接收投訴舉報3685起,受理1368起,立案11起,結案9起。
今后一個時期,棗莊的任務目標是以“四個最嚴”標準抓牢安全監管,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