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0-08 08:29:10
青壯男女外出打工,已經成為不少農村地區的寫照。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老人生病無人問津。但在濟寧市的多數地區,農民工返鄉做電商,掙錢顧家兩不誤。
薛玉鳳在自家村站打包核桃。見習記者 王瑞超 攝
昔日打工妹,穩定月入4000元
“以前我也在外地打工,后來有了俺兒,就不出去了!”今年31歲的薛玉鳳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在外打工,有了二孩后不能出去打工,照顧一家老小的重任就壓在了她身上。
“掙得比打工多多了!還能照顧兩個孩子和老人,比俺對象掙得多?!闭f完,薛玉鳳有些羞澀地捂著嘴笑。把家里的農產品賣到城里的餐桌,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憑借學習的微商技能,薛玉鳳開始做微商。起初,訂單量很不理想,一天兩三單甚至幾天一單,很不景氣,后來不斷努力、拓寬思路,她開始依托起原來外出打工的客戶群體,“我以前在廣東打過工,家里的蘋果那邊沒有,核桃這邊便宜,他們愿意買。”慢慢地訂單增加到一天幾十單,好的時候一百多單。
訂單數量上來了,薛玉鳳的收入也與日俱增,每月穩定收入4000元左右。遇上季節性水果、干果等農產品成熟時,月收入過萬,比在外打工的丈夫掙地多。
作為“快遞+電商”村站站長,薛玉鳳成功實現了由家庭婦女到致富帶頭人的角色轉變,成為鄒城市張莊鎮牛角村的驕傲。在自家農產品供不應求時,她還收集其他農戶的農產品,幫助這些不懂微商的村民們銷售農產品,帶領大家伙致富。
“以前趕集賣核桃,一斤10來塊錢,還不好賣,現在一斤賣20元,不夠賣的!”同村71歲的王守田深有感觸,他種植核桃多年,經歷過趕集賣一兩個月賣不了幾個錢的苦悶,也經歷過騎車走15里路往鄉鎮上送核桃的艱辛,如今的他足不出戶就可以高價賣出核桃,“沒想到我這么大年紀了,還能趕上這好事!”
王守田臥病在床的兒子王長華患上脊髓空洞癥后,這位家里的頂梁柱倒下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幾度絕望后決定重拾生活。利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他做起電商。幾年時間,王長華的原生態核桃、桃子、板栗等都成了搶手貨,他的父母每天忙著打包,平均日發貨量在50單左右,每月收入可達五六千元。
返鄉農民工在農村快遞電商服務中心打包核桃。 見習記者 王瑞超 攝
快遞幫拓寬銷量,解決最初一公里
村民們種的農產品成熟后,由快遞公司負責包裝、運輸、發貨等一系列后續環節。“我們只需要把蘋果摘下來,別的什么都不用管。”張莊鎮大煙莊村村民趙廣亮指著自己的大片蘋果園說,他收獲了約五萬斤美八蘋果,原來一直靠趕集銷售,銷售數量有限、價格不高還費時間?,F在鄒城圓通將他的全部銷量承包下來,給趙廣亮高出原來一倍的價格,公司自己銷售。據鄒城圓通負責人邵紅介紹,不久他們將注冊商標,把農產品通過村站的形式集中上來,利用圓通自己的線上、線下模式進行銷售。
“快遞+電商”進村,大大促進農民增收,尤其是對助力精準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山東省政府將《關于促進郵政和快遞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作為全省“一號文件”下發,要求建設一批電商縣級運營中心、鎮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站,解決農村電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王瑞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