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9-16 19:54:09
9月16日早上,煙臺崆峒島搬遷正式拉開帷幕,首批居民將外遷海島,回歸大陸,搬到新樓房居住,改變之前出行難、就醫難、上學難等諸多不便,而這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海島,也將迎來新的蝶變,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打造成為“海上休閑度假中心”。
16日早晨7點多,裝著18輛搬家公司貨車的大型船舶駛入崆峒島。
崆峒島,清乾隆年間建村,史稱“八家島”,后因四周環水,超塵絕俗,猶如世外桃源,正名“崆峒島”,有300多年的歷史。16日早上,隨著一陣鞭炮聲響,崆峒島搬遷正式啟動,經過簡單的儀式之后,18輛貨車開進海島,為島民免費搬遷家具、家電、衣物等物品。
崆峒島雖環境優美、漁業資源豐富,但島上缺乏淡水和耕地,難以自給自足。生活用的菜米面油全要坐船上岸采購。而且船一天只有一個來回,早上發船,下午回島,單程需要三四十分鐘。島上盡管已經進行了海水淡化,但還不能入戶,村民每天只能用扁擔挑水吃,非常不方便。
之前,島上有一個小學,屬于芝罘島小學的一個分校,只有一名老師,孩子在島上念完二年級,就要上岸走讀。父母周一把孩子送出島,周五把孩子接回來。在去年的時候,這所小學也沒有了,孩子上學只能到市區就讀。
為了徹底解決崆峒島民的出行難、就醫難、上學難等民生問題,從2004年起,煙臺市、區各級政府多次著手調研島民整體外遷、崆峒島旅游開發。崆峒島外遷安置項目被列為市、區重點民生工程。 經過一系列工作,目前,崆峒島外遷正式啟動,首批島民搬離。
“島上生活確實不方便,尤其是對于老人,搬遷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李志水說,在島上,幾乎每家都有個大冰柜,用來存放肉類、雞蛋和新鮮蔬菜,每一次出島都會大包小包的采購,最怕的就是連續風雨天,船舶停航,蔬菜緊缺,這個時候也是最難熬的,只能省著吃了。
16日上午,搬家公司的車隊進入崆峒島村。
16日上午9點鐘,隨著搬家工人將物品裝滿車,一輛輛貨車開進貨輪,這些生活在海島的居民將搬離島上,在大陸建立家園。
坐在船的甲板上,望著遠去的故鄉,73歲的呂永安讓鄉鄰王執禮給自己與崆峒島拍了張合影,留作紀念。而坐在船上的老人牟其鳳則偷偷地摸起了眼淚,40多年前,她從牟平嫁到崆峒島,在島上生了一兒一女,島上生活盡管不方便,但日子過得悠然自得,幸福美滿。“現在搬遷了,住個樓,既高興,感情上又舍不得。”牟其鳳說。
16日,搬家公司的工作人員把島民的家具搬運到車上。
島民王執義和老伴兒牟其鳳在家門口合影留念。
81歲的孫玉粉老人院子里放著一些相框,她的孩子正在幫她收拾家當。
島民呂志萬離開家時習慣性的鎖上門。
島民呂永安坐在貨車后斗上,馬上就要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地,難免有些不舍。
崆峒島外遷安置項目位于芝罘島零點立交橋北首,取名為“崆峒島小區”,建設中高層住宅11棟,共計880套,地下車位739個、小棚551個。整個搬遷過程中,居民只要收拾好東西即可,搬出島上舊宅子與搬進新樓房都有村委負責安排,并且完全免費。
新小區用鞭炮和禮花迎接島民到來。
“確實不錯,住得很舒服,家里就有自己來水,不用再像以前挑水吃了,家里就有衛生間,也不用像在島上找公共廁所了,做飯也非常方便。”剛剛住進新房子,呂志花很滿意,住上新樓房,她還特意添置了一些新家具和家電。
搬遷之后,崆峒島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保障? 據煙臺市芝罘區芝罘島街道辦主任趙亞寧介紹,島上的居民,有的買了社保,有的沒買,這次搬遷中,只要達到年齡的,由村委集體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用于購買社保,“但目前,社保躉交政策停止,如果買過了,就算補之前社保的錢,如果沒買,市民也可以用于生活開支。”
同時,趙亞寧介紹,如果天氣允許的話,用10-20天時間,會將已經交房的老百姓都搬到新小區,預計最晚10月26日,用40天的時間,全部完成搬遷。
據了解,搬遷之后,根據煙臺市黃金海岸線的打造和海島旅游資源的開發規劃,崆峒島的旅游開發也將進行統一的規劃。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秦雪麗 趙金陽 呂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