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9-04 08:15:09
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7---2030年)》(石老人礁巖景區部分)成果已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日前向社會公示。借助此規劃,石老人風景區的未來面貌呈現在市民面前。
規劃方案顯示石老人礁巖景區與石老人沙灘景區、海岸公園景區及城市建設區共同構成石老人風景區,整個區域西部邊界至麥島路和小麥島,北部邊界為海口路和香港東路,東部邊界到石老人山以東。
游賞規劃
石老人礁巖景區以海岸礁巖資源為核心,充分利用歷史悠久的石老人神話與造型奇特的礁巖風貌打造特色主題游覽活動。
石老人沙灘景區以沙灘資源為核心,打造以大眾濱海休閑娛樂為主要功能的海濱浴場樂園。在環境容量的基礎上,加強對沙灘資源的有效利用。
海洋公園景區依托雕塑公園、青島規劃展覽館、極地海洋世界以及其他豐富的岸線資源,完善植物資源配置,豐富游覽線路與游覽設施,開展科普教育、親子娛樂、濱海休閑等活動。
交通規劃
石老人風景區對外依托青島市現有機場、鐵路、公路和城市道路。內部則規劃設置4處主出入口和4處次出入口,并設立風景區標志物,在海爾路南側規劃一處地下人行出入口,依托東海東路、海江路等城市道路作為風景區的車行游覽路。
在現狀雕塑公園內游覽步行道基礎上,規劃沿海岸線的連續濱海主要游步道,次要游步道可視風景區發展需要適時增加。設置極地西、規劃展覽館、石老人三處旅游碼頭,開辟小港角——規劃展覽館——石老人礁巖的近海岸游覽線。
市民關注的交通設施上,保留原石老人等9處停車場,新建麥島和石老人山北側、香港東路南側共計4處停車場,并設置8處旅游公交停靠站。
游覽設施規劃
由于石老人風景區與城市關系緊密,為了方便游客,計劃在石老人沙灘浴場設置1處游客中心和1處旅游點,并在小麥島、風景區西入口、小港角、雕塑公園西側入口、規劃展覽館、石老人碼頭和石老人礁巖設置7處服務站。
規劃方案還根據石老人風景區的資源類型、地域待征和風景游賞、保護、建設、管理的需要,從風景、社會、旅游的功能需要考慮,對風景區進行功能區劃。共分為風景游覽區,風貌協調區,海域、海島等4類功能區。
其中,風景游覽已開展風景觀光為主要功能。風景協調區是風景區中居民安置、城鄉集中建設、旅游設施重點建設及城景過渡地帶。海域是風景區因沙灘休閑、近海游覽需要而劃定的海岸線以外寬度500米以內的范圍。海島即赤島,適合開展海上、海島游覽。
”石老人“只有一個
近年,一直有”石老人“被風蝕的報道出現,更有網絡上的帖子提及青島另有多處“石老人”。
島城著名文史專家魯海,他明確告訴記者:“在島城真正稱得上‘石老人’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位于石老人浴場的那塊奇石。 ”
首先
“石老人”是典型的海蝕地質現象,經過千百萬年海浪的侵蝕和風化之后,較為堅固的海蝕柱殘留下來,最終才形成了這個極為珍稀的千古奇觀。從這一點來看,網友提及的“石老人”只是在形狀上相像,這樣的景觀在全國多地都能看到,所以不具代表性。
其次
石老人浴場的“石老人”是嶗山區在1992年申報的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以“石老人”命名的地方也不少,這些是其人文價值和歷史價值所在。
第三
“石老人”現在面臨被嚴重侵蝕和風化的命運,如果保護不得當也許會消失,這就更加凸現了它的珍貴。 “所以,‘石老人’只有一個,且具有不可復制性。 ”
關于”石老人“的傳說
關于“石老人”的傳說有很多,小編在網上一搜就能搜到很多關于“石老人”的傳說。
相傳,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嶗山腳下的一個勤勞善良的漁民,與聰明美麗的女兒相依為命。
不料一天女兒被龍太子搶進龍宮,可憐的老公公日夜在海邊呼喚,望眼欲穿,不顧海水沒膝,直盼得兩鬢全白,腰弓背駝,仍執著地守候在海邊。
后來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際,龍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體漸漸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親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沖出龍宮,向已變作石頭的父親奔去。
她頭上插戴的鮮花被海風吹落到島上,扎根生長,從而使長門巖、大管島長滿野生耐冬花。當姑娘走近嶗山時,龍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
從此父女倆只能隔海相望,永難相聚,后來人們把這塊巨礁稱為“女兒島”。
人間自有真情在,石老人一家父慈女孝之情無不引起游人的同情與感嘆。人世滄桑,世事全非,如今已不再有為非作歹的海龍王,昔日的荒灘也已變成舉世聞名的海上樂園,石老人若心有靈犀,也該舒展愁眉,重新面對美好的未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