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08-25 14:53:08
作家莫言近期將有三個短篇小說在《收獲》的第五期發表。為什么是三部短篇?自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新的長篇作品何時問世?為此新華訪談專訪了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新華網:
您新創作的三部短篇作品要在9月份的《收獲》雜志上刊出,這幾個作品寫的是什么內容?
莫言:
2012年獲諾獎 時隔5年終于要發新作品了
有三個短篇小說想在《收獲》的第五期發表。為什么要一塊發表?因為這三個小說體裁都比較接近,都是寫的家鄉的人和事。所以起的總題目叫《故鄉人事》。我2012年獲獎之后也沒有在刊物上發表過作品,寫當然在寫,也是想寫完了以后放一下,打磨的盡量讓自己滿意一點兒,希望讓讀者也比較滿意。
新華網:
讀者們更期待您的長篇作品,為什么這次是三部短篇?
莫言:
這五年我沒有偷懶 詩歌、小說、散文都在寫作中
長篇小說我想現在大家關注度比較高,我認為長篇也好、中篇也好、短篇也好都是很重要的,弘揚一個作家的藝術成就并不是說長篇是唯一的標準。我手邊也有一些寫完正在修改的作品,里面有詩歌、有小說、有散文,也有劇本。
我個人對寫長篇還是充滿了興趣,也正在準備、正在寫,但什么時候能夠寫完、什么時候能夠滿意到讓自己拿出來發表的程度,這個可能要過一段時間。總之,發點文學、發點詩歌、發點劇本、發點短篇小說、發點散文,也是向讀者證明我沒有偷懶,一直在寫。>>>
新華網:
您的作品當中最難改編的一部是什么?
莫言:
改編我的作品難度挺大 多數不按部就班講故事
我的作品改編難度挺大的,我的小說多數不是按部就班地講故事,都在形式上做了很多探索,所以改編難度相對大一點。但是也不是說在藝術形式上走得遠一點就沒法改編,依然可以改編。我剛剛動筆把我的小說《檀香刑》改編成了歌劇,上個月已經在濟南開始公演,現在正在山東省內巡演。《檀香刑》40多萬字改編成一個能演兩個小時的歌劇,這個難度也很大。但是在改的過程中也是我對作品重新一次審視,要把這么多的素材剪裁到適合一部歌劇的內容,就要作出很多的犧牲,把很多你認為很好的東西要砍掉,只保留最精華的部分。所以改編的過程也是對自己小說核心提純的過程。所以我想我的作品實際上都是可以改的,就看改編者怎么樣取舍的問題。>>>
新華網:
怎么看待網絡文學熱?文學創作水平是可以教出來的嗎?
莫言:
文學創作是可以教出來的
應該說現在寫作的群體是非常龐大的,網絡寫作,在網絡上可以發表作品,打破了過去報刊一統天下的局面。過去你要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要想發表作品,只能投稿到刊物去,投稿到出版社去,投稿到報紙的副刊去,那陣地很少,所以很多人的作品沒有機會得到發表。那現在有了網絡,發表的門檻降低了,難度也減小了。所以這是群體寫作得以存在的技術支撐。>>>
新華網:
怎么看待文化市場的IP熱?怎么看文學和市場的關系?
莫言:
一個作品被IP是個好現象
現在在這樣一個時代里,一個作品被IP,能夠產生偉大的經濟效益,也能夠被廣大觀眾讀者所接受,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文學無論多么高尚,它最終還是要變成一種商品存在來營銷。如果你的小說寫出來束之高閣,沒有出版,那這個小說作為一個作品沒有完成,我想真正的完成是到了讀者手里邊閱讀的時候才算完成。沒有一個作家說他的小說寫完了不想被人閱讀的,也沒有一個詩人寫完了詩歌只給自己讀,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作品能夠傳播地更加廣泛,能夠被改編成更多的文學樣式、藝術樣式,然后供給廣大的受眾。>>>
新華網:
您看中的作品和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有哪些?
莫言:
90后作家嶄露頭角 我特別高興
看到老作家寶刀不老,年輕作家、80后作家也變成非常成熟的作家,90后作家現在也是初露鋒芒,嶄露頭角,已經顯示出他們的不同尋常之處,這個是讓我感覺特別高興的。我尤其要特別說一下我們山東高密,90后的作家涌現出了一個小小的群體,這讓我作為一個高密人、作為一個高密的老作者感到非常欣慰。
他們現在是文壇的主力軍。我們50后、60后慢慢地要退到二線去了,70后、80后、90后陸續登場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