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8-13 14:06:08
濟南有句俗諺:“三山不見出高官”。據考證,這三山指的是濟南明府城中的歷山、灰山和鐵牛山。(據清人濮文暹《華不注山》詩有云:“我聞濟水南,滄桑變未休。歷山久無頂,耕者沉鐵牛。”又注曰:“歷山、鐵牛山久埋入地,今成市衢而存其名曰歷山頂、鐵牛頂云云。”)民間傳說,這三座山是大舜放置的,目的是鎮住濟南城中渤海的海眼。這三座山是相互看不見的。
古代,高出地面的都叫“山”
山還互相看不見?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們得明白“山”的含義。現代人一提起“山”,映入腦中的便是泰山的雄偉、黃山的秀美,抑或喜馬拉雅山的高峻。但是古代人所說的“山”,其實指的不僅僅是高聳的石質山峰,凡是高出地面的,都是“山”。(《國語·周語》云:“山,土之聚也。”),所以說,老濟南口中的“三山”,其實就是三座高出地面的土坡,是地名,而不是山峰。
在西漢年間,濟南構筑歷下古城時,這三座高坡位于歷下古城之外,稱野外高坡為山并不奇怪。后來,隨著城市擴大,這三個被稱為山的高坡被圈在城內,人們在上面構筑房屋,逐漸成為有山名,而人不知其處的尷尬狀況。那這三處土坡是如何消失的呢?眾所周知,伴隨山洪及人類的活動,城市地面是逐漸抬升的,但高處比低處地面抬升速度要慢很多,兩兩相較,高坡也就不那么高了。
這三座山的身世撲朔迷離,圍繞這三座看不見的山又衍生出許多故事,人們出于不理解產生附會,來解釋自己的疑惑。這三座山究竟何來,逐一探討之。
歷山不是千佛山
如今,一提歷山,大家往往想起千佛山。其實“三山不顯”中的歷山,并沒有這么巍巍壯觀,它就是歷山頂街上的一塊石頭——歷山石。
濟南的按察司街在明代被稱為在“歷山頂”,今歷山頂街僅為其南段。自此往西至舜井街,往東至十畝園,這片區域便是城東歷山。
(歷山頂街)
關于城東歷山的記載,大部分散見于前人筆記詩文中,志書鮮有記載。最早的記載見于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八》:“齊州城東有孤石,平地聳出,俗謂之歷山。”同時期的《酉陽雜俎·卷十四》云:“齊郡接歷山上有古鐵鎖,大如人臂,繞其峰再浹。相傳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鎖之。挽鎖斷,飛來于此矣。”因言“古鐵鎖,大如人臂,繞其峰再浹”、“飛來于此矣”等語,應就不大的“孤石”而言,也是說的城東這座歷山。
但唐代的“歷山孤石”并非今天歷山頂街的“歷山石”,《封氏聞見記·卷八》云:“齊州城東有孤石,平地聳出,俗謂之歷山。以北有泉,號舜井。東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絕,云是舜東家之井。”可見,唐代的“歷山孤石”在舜井以南,近世的“歷山石”在現在的歷山頂街、舜井以東,并非同一塊石頭。
那如今的歷山石又是從何而來呢?到了清代,歷山頂街的北段被改稱為按察司街,今天所見的歷山頂街不過是明代歷山頂街的南段。隨著街名的湮沒,歷山頂逐漸被人遺忘。清末民初,因歷山頂街之名,遂指認另一塊裸露的石頭為歷山,也就是我們近世所見的“歷山石”。
究竟真正的“歷山石”在哪兒,如今還是一個謎。
灰山被淹沒在明湖下
(濟南大明湖擴建后,在灰山之側建灰山亭)
灰山原位于46號院濟南匯泉寺街中東屋的西南墻角下。灰山是一塊平地突起、表面凹凸不平的灰黑色“怪石”,其質地為石灰石,高約0.3米,長約0.7米。這座山命途多舛,曾被砌在民居墻下,大明湖擴建后,移至百花橋西灰山亭東北側水域內。
灰山是最具有傳奇性的一座山,據傳山石上每日生灰若干,若掃凈,第二日依然如故。至于為何今日見不到這等奇景,也有兩個傳說。一種說法是1949年冬,一鄧姓婦人深夜外出驚嚇了“灰仙人”。另一種說法是“文革”時期,灰山附近有一老者醉酒將灰山打斷,從此灰山不再生灰。
灰山一帶,長久以來都是高地,即便宋代大明湖泛溢時也未將其淹沒,一直是通往北水門的必經之路。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六月,曾鞏來到齊州后修建了百花堤,也就是濟南人所稱的“曾堤”,百花堤的南端起點就在灰山附近。
文廟里的鐵牛山
(濟南府學文廟鐵牛亭中鐵牛山)
鐵牛山,如今安放于濟南府學文廟鐵牛亭,其實就是一大塊鐵,長約1.5米、寬約0.6米,略似牛狀。鐵牛山最初在府學玉帶河西南,后掩入地下,2001年10月在庠門里街12號被發掘出土,現存府學文廟內。
明萬歷年間王象春在其所著的《齊音》里注曰:“(鐵牛)在府學大門內,猶微露其脊,蓋建城之鎮也。”因為神秘莫測,被指為鎮城神物。鐵牛山的神秘之處,在于鐵牛的鐵含量非常純,達99.98%,要遠遠高于人工冶煉的鑄鐵。這究竟是天外來客還是人工鑄造還是個謎。
有人問了,為何這塊石頭就跑到了庠門里街了呢?原來這個鐵牛是擺在北關的,后來因為歷史的變遷,有人便把鐵牛運到大明湖底去鎮湖怪了。時間到了1958年大煉鋼鐵之時,有人把鐵牛從大明湖中撈了出來,想把它煉了,但是鐵牛太重了,先后累倒了不少壯勞力,人們才不得不把鐵牛運到芙蓉街埋了起來,直到現在才重見天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朱文龍,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