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7-08-01 12:44:08
啟動儀式現場
大眾網濟南7月31日訊 31日,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新材料領域現場晉級活動啟動儀式在威海舉行。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曹國英,威海市副市長張偉,省科技廳科技服務發展推進中心副主任王曉東,威海市科技局局長王厚全共同啟動了新材料領域現場晉級活動。參加現場晉級的省內新材料領域的78家新銳類企業、26家精英類企業和7個創新創業團隊的代表,省內外30余家銀行、創投、基金、擔保等金融機構代表,省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代表,省科技廳有關單位、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共計300余人參加本次啟動儀式。
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于今年5月啟動,由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山東銀監局、省知識產權局共同組織實施,分現代農業、海洋科技、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八個領域,其中海洋科技和新材料領域競技行動由威海市承辦。此次新材料領域創新競技行動由威海市科技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承辦,現場晉級活動將于7月31日至8月3日期間開展。為促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科技交流合作和產業集聚,現場晉級活動期間還將組織開展創新創業資源推介、創新創業基地現場考察、合作對接等系列活動。
威海市已連續三年舉辦“威高杯”醫療器械產業創新創業大賽、“北洋杯”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今年又新舉辦了“光威杯”新材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這些創新創業活動的舉行對激發創新創業和集聚創新創業資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次承辦的新材料產業是威海市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碳纖維產業園位列威海市五大重點創新產業園區之首,其他新材料產業園區、基地、項目建設也在重點推進,全市已培育出拓展纖維、浩然特塑等一批核心技術國內領先的新材料企業。2017年8月5日—9日,第十屆國際樹枝狀大分子峰會即將在威海舉行,屆時來自國內外樹枝狀大分子技術領域的400余名院士、知名專家、教授和高端技術人才重點圍繞樹枝狀大分子技術創新,促進項目對接合作及成果轉化,推動樹枝狀聚合物領域的工業化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
近年來,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和科技創新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意見》《關于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建設威海高端產業聚集區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都得到充分落實。“十二五”以來市級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6.7%,2016年達到1.46億元,2017年預算增加到2.27億元。創新平臺建設上。建有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碳纖維產業研究院等26個公共創新平臺,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282個,其中國家級22個。同時,駐在包括3所985、211高校在內的9所高校,科研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促進科技金融結合上。出臺了《威海市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威海市區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使用管理辦法》《威海市關于加快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威海市關于進一步推進科技支行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市科技成果轉化先導資金已增長到9400萬元,依托國有資本運營企業設立創投基金、天使基金等,科技支行試點范圍逐年擴大,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已基本形成。年內成為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資金首批合作市,確定安排市級風險補償資金2000萬元。創新創業載體建設上。圍繞構建全鏈條“雙創”生態圈,加大政策供給,強化工作措施,基本形成“苗圃—孵化—加速”前后銜接、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鏈。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用于獎補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即將出臺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的意見,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發展到36家,總面積115萬平方米;眾創空間60家,總面積51.6萬平方米。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碳纖維、醫療器械、電子信息和智能裝備、海洋高技術、軟件和服務外包五大重點創新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李兆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