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17-07-26 23:25:07
酷熱的三伏天兒都是相似的,而度過三伏天兒的方式各有不同。今天青報君就帶你回味老青島,尋找小時候夏天的味道。
八大關、小麥島、紅島、靈山衛月亮灣......老青島的“趕海圣地”到了三伏天兒照樣熱鬧不減。老青島人對潮汐的變化一向門兒清,起個大早去撿上一竹籃石花菜、鹿角菜,回家搗碎了熬煮成透亮的涼粉,切成塊兒碼在盤里,澆點兒老醋,拌上蒜泥,撒一把香菜,再滴幾滴香油,吹著吊扇“哈涼粉”,別提有多透心涼了!
老青島人趕海,海菜只能算是開胃小菜,滿籃滿筐的新鮮野生小海鮮才是趕海的重頭戲。海蠣子、海螺、海星、梭子蟹、海魚、海蝦是自然少不了,海參、鮑魚、風捎偶爾也能成為青島老饕的桌上珍饈。水煮、小炒、白灼、紅燒......老青島人最懂海的滋味兒。老青島人一分錢不花就能吃到地道的小海鮮,日子在海味里浸染得悠閑而滋潤。
三伏天兒吃涼面是老青島的標配。下班回家路上捎一罐玻璃瓶裝的麻汁,回家裝碗,麻汁里倒點兒白開水,加上鹽巴、蒜泥兒、香醋調勻,一碗麻汁醬就做好了,再切盤黃瓜絲、蘿卜絲,清清爽爽地碼在一旁。等一家子到齊了,煮一鍋掛面,撈出來在盛在涼白開里,端上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就可以敞開了吃了。一碗涼津津的面條澆上爽口的醬料和配菜,那香味就撲鼻而來啦。老饕們還會撒一把蝦皮,在海味的鮮咸里享用老青島的浮生一日涼。
老青島人愛喝散啤,大大小小的酒攤遍布大街小巷。喝散啤的人大多都“認熟”,喝順口了就是你家了。散啤人要么在路邊圍著小桌坐馬扎,來上一盤炒蛤蜊或是一碟花生米,大大咧咧地吹著海風“哈”啤酒;要么打酒回家,一塑料袋拎上三五斤酒,做幾個小菜獨飲。市井街巷里的散啤帶給老青島人金不換的愜意生活。
西瓜、甜瓜、小黃瓜,買回家來先別急著吃,在水缸或者大盆里冰鎮上個把小時,吃的時候在盆里把水控干凈了,隨便來一個一嘗,保準又脆又甜。茶余飯后來一盆還帶著水珠的瓜果,一家人天南海北的邊侃大山邊敞開了吃,一整天海風烈日下的辛勞也就拋到腦后了。
現如今冰棍兒的種類越來越多。然而種類雖多,味道卻不像過去那樣有滋味了。盡管過去花生冰棍兒才四分錢、小豆冰棍兒才五分錢、貴的冰塊才兩毛五分錢,但這也不是日日都能享用的美味。倘若省下這錢改買一毛錢的菜,夠一家子吃的。那會兒花生冰棍兒的花生味兒,小豆冰棍兒的小豆味兒,又濃又香,吃進肚里頓時已涼快兒了大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