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7-07-12 10:09:07
編者按:
日前,煙臺市直媒體采訪團走進浙江的杭州、寧波和省內的濟南、青島四個城市,深入采訪四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營商環境、做強實體經濟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先進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網從今日起連續推出“杭州灣畔看潮頭 對標濟青再揚帆”系列報道,系統呈現杭甬濟青四市新常態下的發展思路和實踐軌跡,期望能為我市跨越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青島集裝箱碼頭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
青島,近十年來煙臺發展的標桿城市,如今已經從產業的高速發展期,進入到“互聯網+”的4.0時代。探索節能城市、建設自動化碼頭、打造國家海洋經濟的核心城市,率先轉身半個身位的青島,2016年實現了全市生產總值破萬億,達到10011.2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54.7億元,增長13.7%,成為山東省內經濟的龍頭城市。
集裝箱卡車沒有車頭自動行駛,堆碼叉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堆放集裝箱……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青島港全自動集裝箱碼頭作業現場。6月30日,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現場“空無一人”,生產作業卻“行云流水”。
幾年前,人們還在稱頌“振超效率”和“48小時精準靠泊”,在單船7122噸/小時的世界第一裝卸速度面前,全國的港口正在趕超學習時,青島港再次展現了他們的創新精神,歷時三年多,建設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的全自動化碼頭,開創了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青島模式”。
“在全自動化碼頭目前兩個泊位作業中,后方生產控制中心9個遠程操控員承擔了傳統碼頭60多人的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約85%,提升作業效率約30%,碼頭設計作業效率可達每小時40自然箱,是當今世界自動化程度最高、裝卸效率最快的集裝箱碼頭。”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杰敏說,面對全球工業4.0和“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青島港以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等項目為重點加快建設智慧港口,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一個大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鏈,猶如榕樹林立的“氣生根”,港口對城市經濟社會的能量積聚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青島市北區的郵輪母港,昔日的一個普通貨運碼頭,如今被一座現代化的風帆形建筑取代,這里成就了青島更大的夢想——建設國際郵輪母港。截至目前,青島郵輪母港接待游客逾12萬人次,運營125個郵輪航次,是全國已建成郵輪港開港首年經營航線和接待旅客最多的港口。
百年老港區迎來新生,郵輪經濟的出現也為老城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島港老港區轉化為郵輪母港后,其周邊輻射城區規劃建設成為集金融、商貿、旅游、餐飲、酒店、居住、辦公于一體的郵輪母港城。
港口發展臨港產業有著天然便利。青島港順勢而為、筑巢引鳳,先后吸引中國中車、青島鋼鐵、海灣化工等企業入駐港區、臨港興業。原先在內陸設廠的渤海農業公司,看中每噸進口大豆物流成本能節省70元的“紅利”,也將生產線搬來海邊。
董家口,青島港最年輕的港區,卻擁有令人羨慕的自然條件——離岸1000米,水深就能達到25米,非常適合大型船舶靠泊。在這里,青島港建起中國首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
“人無我有”的碼頭條件,讓青島港收獲了別人搶不去的吞吐量。近幾年,他們還相繼建成了45萬噸級原油碼頭、22.5萬噸級郵輪專用碼頭,做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
前灣港區面積為12平方公里,主要從事集裝箱、礦石、煤炭、汽車等裝卸業務。集裝箱業務,擁有可??慨斍笆澜缱畲蟮?.1萬TEU集裝箱船舶的集裝箱碼頭。礦煤業務,擁有包括20萬噸級碼頭在內的9個深水泊位。汽車裝卸業務,擁有可??渴澜缱畲鬂L裝船的整車進口碼頭,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整車進出口基地,2016年整車進口量位居全國口岸第五位。
青島港的拉動效應體現在哪?以青島西海岸新區為例,前灣港和董家口港,共同構成了西海岸的新青島港,也成為整個西海岸經濟新區的發展原動力。董家口港區將是第四代新港,它已不僅局限于船只裝卸和進出口貿易,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物流配送、市場交易、保稅儲存以及與之關聯的金融服務、貿易儲備等系列產業,進而形成臨港經濟園區,實現整個區域經濟大發展。正是依靠港口裂變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西海岸經濟新區實現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新青島才能有底氣。
中德生態園被動房技術體驗中心
會呼吸的道路
被動房、會呼吸的道路、基因工程的強大……在青島中德生態園,處處有驚喜,這里正成為青島新技術、新產業的聚集地。
在青島中德生態產業園被動房技術中心,眼前的建筑與眾不同,這座建筑沒有空調、沒有暖氣,卻能常年保持20℃-26℃恒溫。
“被動房技術中心是目前亞洲體量最大、世界功能最復雜的通過德國PHI權威認證的單體被動式建筑。”中德生態園辦公室主任宗博說,該建筑采用嚴格的德國被動房標準建設,在保證體感最舒適的條件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每年可節約運行費用114萬元,減少碳排放664噸。眼下,中德生態園正在打造被動房產業聯盟,引進中芬裝配式被動房建筑項目,與西門子合作成立節能應用中心,形成研發、設計、建設、材料、關鍵設備等全套產業鏈。
在中德生態園,富源二號路更是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綜合運用了OGFC路面、缺口式路沿石、息壤、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人行道、智慧路燈等十三大技術,是低強度開發建設項目的典范。它是國內第一條綜合應用海綿城市技術措施和智慧技術的示范道路,通過綜合運用海綿城市技術措施,完全取代了雨水管線,地表徑流控制率達到95%。
三年多來,中德生態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到賬外資4億美元、到位內資40億元,年均增速100%以上。德國西門子、大陸等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簽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16家,實現“德國質量、青島生產、世界市場”。
2017年,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相繼到訪園區。史明德表示,“對比全國中德冠名十幾個園區,對青島中德生態園前景最為看好,這里有德國的情景、特色、標準,感覺有些地方就跟在德國一樣”。施羅德表示,“中德生態園是中國經濟由量的擴增向質的提升轉變的典型案例”。
在青島,總投資144億元的一汽大眾項目,吸引20多個重點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帶動投資600余億元;總投資50億元的歌爾科技產業項目,致力于研發生產虛擬現實裝備、可穿戴式計算機、智能機器人,未來將打造成全球研發中心和智能制造中試中心;總投資分別為106億元、100億元的高新區科創慧谷、青島網谷項目,將聚集大批信息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投資30億元的董家口鐵路物流園項目,集運儲、加工、信息等功能于一體,預計可帶動投資500億元以上……2017年,青島已確定推進總投資超過7000億元的200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
記者點評:
青島,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在青島西海岸,高科技撐起了半邊天。無論是全自動集裝箱碼頭,還是中德生態園,哪怕是行走在一條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馬路上,你都會禁不住好奇,會不會有什么不同?而結果絕不會讓你失望。這里的路會呼吸,這里不再需要復雜的雨污分流,這里有屋子常年都恒溫。就拿被動方來說,2015年煙臺媒體來時還只是一個黑屋子,一個概念,如今重游概念已落地。
就是這么有執行力。因為知道要什么,所以就奮力朝著目標邁進。也許不久之后,當我們再次對標,青島又能玩出新花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