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晚報
2017-06-30 11:27:06
近日,濟寧市前5個月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好。如何解讀這些數據?它們又反映出怎樣的趨勢?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多項數據顯示我市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尤其面對今年經濟低位開局壓力,結構性、效益性、民生性指標運行良好,資源城市制約等短板伴隨宏觀環境轉暖將穩步改善,上半年有望實現更好更快增長。
關鍵詞:動力
調優調強支柱產業,增長動力積聚增強
前5個月,全市37個大類工業行業中,22個保持增長,增長面為60%,比上月擴大6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仍是工業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量,同比增長16.52%,繼續保持兩位數較高速增長,對全市規模工業貢獻率達31.2%。
這些亮眼數據背后是濟寧市支柱產業正在持續轉型升級。“今年以來,我市把擴大有效需求、壯大實體經濟擺在重要位置,積極穩定‘煤’企生產,調優調強支柱產業,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積聚。”濟寧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尤其堅持將新舊動能轉換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加快實施傳統產業企業“千億技改工程”,催生培育“四新”產業,引領帶動資源城市轉型振興。
在新技術方面,目前濟寧市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達30.69%、比年初增加0.82個百分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7家,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新產業方面,我市加快發展信息等新興產業,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規模服務業企業增至1333家,營業收入增長10.9%;在新業態方面,“互聯網+”新經濟發展較快,全市快遞業務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增長,網上零售增長30%以上;在新模式方面,個性化定制、網絡約車、網上訂餐、第三方支付等倒逼人民生產生活觀念和模式發生變化,“云農場”新農業生產模式,網絡課堂、電子閱卷新教育模式等不斷涌現,促進傳統產業逐步優化提升。
關鍵詞:改革
“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改革正當時
2017年已過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工作進展如何,不少市民對此十分關注。濟寧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一組數據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去產能方面,濟寧市原煤、焦炭、鋼鐵等產品產量持續下降,分別下降3.1%、12.9%、20%;在去庫存方面,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增速均比上月加快,銷售面積增長19.4%、加快2.2個百分點,銷售額增長24.5%、加快5.3個百分點;在去杠桿方面,企業杠桿率持續下降,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0.77%,比一季度下降1.65個百分點;降成本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下降0.11元。在補短板方面,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得到加強。數據顯示,1至5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實現149.44億元、增長40.5%,基礎設施投資持續高速增長,增速、占比雙雙提升,對投資拉動作用走強。
相比之下,濟寧市服務業投資增長15.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快于上年同期3.6個百分點,特別是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教育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28.8%、拉動服務業投資增長17.8個百分點,投資結構質量趨優向好。
很顯然,濟寧市“去產能”、“去庫存”使得傳統產業尤其第二產業的份額在下跌,而高精尖技術和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目前高新產業以及服務業已經我市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且擴張速度已經超過傳統產業收縮速度,是一個比較好的苗頭。”濟寧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濟寧市緊緊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項重點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全面釋放經濟發展潛力。
數據顯示,1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2%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0%、加快2.4個百分點,其中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額扭負為正,增長2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0%、加快0.4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達30.69%、比年初增加0.82個百分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7家;規模服務業企業增至1333家,營業收入增長10.9%。
關鍵詞:民生
民生質量持續改善,幸福提升
在諸多經濟數據中,最受百姓關注的無疑就是“民生”,這些數據是如何影響百姓“錢袋子”、生活水平以及就業環境的?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濟寧市堅持“城鄉一體、生態立市”傾力改善民生,重點突破“宜居宜業幸福城市”建設,尤其針對技能人才、科研人員、企業經營管理者、新型職業農民等多個群體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并抑制房地產泡沫等過度投機性炒作,在各領域營造機會平等環境。
數據顯示,1至5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增長27.5%、醫療衛生增長23.3%、城鄉社區事務增長28.1%,民生支出持續較快增長。另外,前5個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1.2%,8大類商品消費價格指數6升2降。其中,食品煙酒、衣著類價格指數下降,分別下降2.3%、0.3%,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及服務和醫療保健價格指數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2%、2.3%、3.5%、10.5%,居住增長0.7%,其他用品和服務增長3.2%。“今年工資比去年增長了不少,還能公積金貸款買房,生活壓力小了,幸福指數提高了。”濟寧城區一位市民張鑫告訴記者,伴隨著濟寧經濟結構的轉變,這些年他的工作從一線工人轉變為如今的網絡銷售大咖,實現了年薪三四十萬的目標,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