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威海網·威海日報
2017-06-21 14:03:06
融合互動 握指成拳
——榮成市探索城市黨建工作新途徑
◎記者 孫世超
做好城市工作,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一直以來,榮成市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始終堅持把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城市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通過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城市發展路徑,通過加強各方資源的融合互動,讓“兩新”組織黨建、城市社區黨建、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實現新提升,推動城市黨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志愿者幫助殘障人士乘坐動車,感受現代化的交通工具。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片
建立黨建工作室 讓“兩新”黨建紅起來
走進榮成市的佳華集團,每個角落都躍動著閃閃的光芒,那是黨員胸前佩戴著的黨徽,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發光。
佳華集團新建的財富廣場寫字樓里有一個“黨建活動室”,推開門,鮮紅的黨旗映入眼簾,學習用的投影儀、桌椅以及各類黨建學習材料一應俱全。這里是集團黨總支開展活動的主要陣地,也是黨員們開會、學習、讀書、談心的精神家園。
然而就在去年,佳華集團的黨建工作并不像現在這樣有聲有色。“佳華集團旗下有房地產、建筑、裝飾工程、農機供應等各類子公司,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集團收購了一部分企業,其中不少職工黨員的黨員關系和黨組織關系隸屬其他單位黨委,形成了黨組織管理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分屬不同單位的脫節狀態。”集團黨總支書記李忠會說。
崖頭街道雙泊社區黨建工作室的黨建指導員在走訪中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進行協調,指導佳華集團對黨員進行摸底、理順,指導其申請成立黨總支,理順收購企業的黨組織關系。“要不是有黨建工作室在這里當‘領頭羊’,做‘主心骨’,公司的黨建體制也不會這么快理順清楚。”李忠會說。今年5月份,佳華集團正式成立了集團黨總支,下設6個黨支部,在集團黨總支的統一領導下,公司黨員開展了各類黨建活動,黨員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斷提高。
建立黨建工作室,是榮成市加強“兩新”組織黨建的一項創新之舉。在城市黨建工作中,區市黨委是“一線指揮部”,街道黨工委是“龍頭”,社區以及各領域黨組織是“戰斗堡壘”。而一直以來,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是企業和組織各自為戰,缺少強有力的“戰斗堡壘”。
基于此,從去年開始,榮成市根據全市園區、鎮街“兩新”組織分布情況,選派了20名黨務工作經驗豐富的機關干部,成立了8個黨建工作室,分別落在園區、街道和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站)。每個黨建工作室指導一定區域內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并根據區域內“兩新”組織的特點,工作開展側重不同,比如,崖頭街道雙泊社區成立了“商貿服務業”黨建工作室,重點抓好周邊商場及服務行業黨建工作。
每個黨建工作室配備專職黨建指導員2至4人,黨建指導員定期對區域內的“兩新”組織進行走訪。根據“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對黨建基礎較好的抓提升,對黨建基礎薄弱的抓規范,對未建立黨組織的抓覆蓋,全面提升區域黨建整體水平。每個黨建工作室每年發展“兩新”黨員5人以上,指導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3個以上。
黨建工作室建立了“談心談話機制”,開通了“黨建服務熱線”和“黨建微信群”,并幫助企業組織開展各類特色黨建活動,確保全榮成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全面覆蓋,重點突出。
據了解,今年以來,榮成市“兩新”黨建工作室已指導非公企業成立黨總支2個,黨支部14個,有效推動了區域內“兩新”組織黨建開展得紅紅火火。
黨建活動室既是開展黨建活動的主要陣地,也是黨員們開會、學習、讀書、談心的精神家園。
以融合強根基、促發展 為社區增和諧、添活力
營造幸福宜居社區,自下而上激發城市活力,關鍵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凝聚共識、優化服務、維護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榮成市以加強城市社區黨組織建設為抓手,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創新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打好“融合強基促發展”的創新牌,逐步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單位黨組織、黨員和居民群眾廣泛參與、雙向互動、資源共享的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駐區單位、在職黨員雙報到 資源整合共建互補
眼下,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駐區單位黨組織到城市社區報到的“雙報到”制度在榮成市開展得有聲有色。
曲吉慶是曙光社區的居民,也是榮成市交通運輸局維修管理科科長。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制度實行以后,他主動到社區報到,發揮自己維修汽車的特長,經常幫助社區居民進行汽車維護、保養,并牽頭成立了交通系統汽車維修志愿服務隊,不定期免費為居民提供汽車檢測、維修保養和專業咨詢服務。“現在私家車比較多,很多老百姓對私家車的日常維護、保養都不太明白。作為一名社區黨員,我有一技之長,應該為老百姓提供咨詢和一般的維護服務。”曲吉慶說。
曲吉慶所在單位——榮成市交通運輸局也位于曙光社區,作為駐區單位,榮成市交通運輸局主動融入社區黨建,經常組織汽車維修行業的企業走進社區,開展相關志愿服務,與社區共同開展黨建工作。
崖頭街道社區辦主任姚淑霞對此很有感觸:“通過開展區域化黨建,組織共建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的民生事項認領、志愿服務等活動,更好地整合了社會資源,參與社區的建設。同時,在職黨員也都積極到社區報到,并認領志愿服務項目,更好地促進了社區發展。”
目前,全榮成市21個城市社區全部成立社區黨總支,將社區范圍內的“兩新”組織、企事業單位納入區域化黨建的大盤子。資源力量的融合,把駐區單位擰成“一股繩”。截至目前,駐區單位結合職能特點制定共建項目近300個,在職黨員認領11大類87小類民生項目,合力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
以共駐促進思想感情上的融合,社區居民和共建單位逐步成為“一家人”。
高考剛結束,6月10日上午,三環社區黨總支協同駐區單位郵政儲蓄銀行舉辦了一場高考志愿填報講座活動,所邀請的專家老師以遠程講座的方式,從報考基本常識及志愿填報技巧方面,為家長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干貨”。兩個多小時的活動,家長們感到收獲頗豐:“真怕因為不懂把志愿填得不合適,現在心里有底了,能少走很多彎路。”
類似這樣的共建活動在榮成市各個社區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雙泊社區黨總支攜手駐區單位海洋漁業局,赴榮成好當家集團參觀學習,共享創城成果;榮成市文廣新局為曙光社區捐贈音響和演出服裝,助力社區文化建設,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河西社區聯合人壽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舉辦保險知識專題講座,重點為居民講解2017年度大病醫保報銷的相關政策,加深社區居民對保險知識的了解……
除共建單位外,社區在職黨員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今年以來,崖頭街道各社區共組織在職黨員開展“創城有我在——黨員健步走”“黨員進萬家——共創文明社區”“思雨潤心——關愛空巢老人”“輪椅游榮成——看榮成新變化”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80余次,參與的在職黨員達9100多人次。各社區還建立“心愿墻”,開展“點亮微心愿”活動,通過微信平臺通知、公開欄張貼等方式號召廣大黨員和愛心居民積極認領,發布在職黨員微信平臺上的微心愿經常是被“秒殺”。目前各社區征集各類“微心愿”712條,已被全部認領。
開展社區志愿服務,也是城市社區區域化黨建共建工作的一項內容。榮成市將志愿服務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重大工程相結合,以城市黨建引領文明城市創建,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自5月中旬起,崖頭街道各社區陸續成立了老黨員義務巡邏隊。隊員們分工合作,定時對社區內的交通、衛生、物業管理等方面進行巡邏檢查,重點維護社區內的環境衛生,并對發現的不文明現象進行及時制止。
社會組織也是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成立于2015年的榮成引航愛心志愿者協會現已有注冊志愿者1300多人,同年成立了黨支部。協會黨支部常態化開展了55次走進養老院志愿活動,黨員志愿者帶頭為養老院的老人包餃子,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們表演節目,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在助殘方面,常態化幫扶32名受助對象,多次開展了幫助殘疾人坐動車、教授殘障朋友學習自主創業技能等活動。成立了“引航義務交警隊”,定期開展“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市民文明、有序、安全出行。今年2月,該協會被授予“2016年度威海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后,填寫服務意向。
■黨建服務服務沉下去 社區管理水平提上來
榮成市大力推進黨建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共建互補,不是為了“就黨建抓黨建”,而是把黨建與社區建設、民生需求結合起來,與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結合起來,以黨建統領全局,以黨建凝聚人心。
“冠嶺西區22號樓家里停水了,是統一停水嗎?”“宋大叔你好,您稍等,馬上為您落實。”6月12日下午,府新社區工作人員在接到居民電話后,立即組織第二網格黨支部成員、向陽物業、機關物業維修人員到西區22號樓實地查看,同步與自來水公司取得聯系。經多方檢測查找,原來是戶外地下管道老化漏水。因地下管道維修工程量大,需要專業施工人員,工作人員多方聯系,次日一早,施工隊迅速到達施工現場進行搶修,當天就實現了通水。
只有解決了群眾的“小事情”,才能促成黨委、政府“大事業”的發展。為強化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榮成市開展“一區一品”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充分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推行社區“虛擬網格”建設,實現社區工作開展與居民的實際需求精準對接,提升管理服務的精準度。
在社區管理上,榮成市還積極推行街道、社區、基礎網格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建成網格化管理信息服務平臺。今年截至目前,網格化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共收集各類民生問題5723件,解決5702件。全市21個城市社區劃分為162個基礎網格,工作人員全部實現達標上崗。
依靠群眾做群眾工作,社區服務不斷深化。在榮成石島,有一個知名的“港灣大媽”巡查隊伍。90多名社區大媽,統一配帶“港灣大媽”紅袖標,每天入戶走訪、定時巡查,及時摸排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聽取百姓心聲,從源頭化解隱患苗頭。今年一季度,通過“港灣大媽”解決走訪以及群眾通過民心網等渠道反饋的問題有212個,排查上報或化解信訪苗頭問題12個。通過“港灣大媽”的走街串巷,榮成市將社會治理工作的觸角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社區負擔過重問題,一直為基層群眾所詬病。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榮成市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社區減負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厘清了社區居民委員會職責,積極解決社區存在的轉嫁事項多、機構掛牌多、考核評比多、證明蓋章多等突出問題,切實減輕社區工作負擔。榮成市專門制定了“城市社區服務居民使用社區居民委員會印章目錄清單”,將家庭困難證明、計劃生育狀況證明、無職業證明等15類事項的應用范圍、主管部門等信息一一列出,方便居民查閱。制定了“擬取消的社區居民委員會蓋章證明指導目錄”“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協助政府開展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從而實現社區治理規范職能、明確職責、改善服務、提升效能的目標。
此外,榮成市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住宅小區物業規范化管理實施意見》和《市區物業服務企業考核評價辦法》,著力解決當前物業管理工作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健全物業管理長效機制,促進物業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以專業市場黨建 推動“城市大黨建”
榮成市堅定“城市大黨建”理念,將城市黨建不斷向商圈市場等新興領域延伸。
商圈市場是城市最具活力、最有人氣的區域,也是最需要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區域。“榮成市專業市場較多,個體工商戶和商品交易市場中從業人員數量多、文化差異大、流動性強,更需要黨組織來領導和管理。”榮成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這一特點,榮成市于2016年成立了專業市場行業黨總支,重點指導博隆家居、中韓邊貿城、王華商城、吉興商場、匯豐家電等各類專業市場黨建工作,對組織關系未接轉的商戶黨員實行雙重管理,實現黨的組織、工作全面有效覆蓋。
專業市場黨總支為主導、專業市場黨支部為依托的市場黨建組織,實施“黨建工作統一規劃、黨員教育統一組織、黨內生活統一開展、主題活動統一推進”的“四個統一”模式,確保黨建活動有效開展。
在專業市場黨總支的主導下,黨支部定期對商戶進行走訪,向廣大工商戶“講一講上級政策、談一談經營管理、問一問困難問題、聊一聊家長里短”,主動上門宣傳個體民營經濟發展政策,不斷強化黨員誠信經營意識。
專業市場黨支部還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側重于理想信念、宗旨觀念教育及學習經營法規、管理技能。建立了專業市場黨建微信群,定期推送時事新聞、政策解讀、黨史故事等內容,引導黨員骨干發揮市場管理、經營中的引領示范作用。而博隆市場所有商戶黨員更是實行了亮牌經營,在門口醒目位置統一張貼“黨員經營戶”標識牌,并在市場黨建宣傳欄進行了誠信經營承諾。
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斗力。堅持這一理念,榮成市的城市黨建工作超前規劃、統籌設計、高標準推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黨建品牌,為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卓越城市筑牢陣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