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17-05-17 16:14:05
近年來,我市遭遇連續干旱,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市95%以上的城市供水依靠引黃引江客水,原水水質發生了較大變化,給水廠的處理工藝帶來了挑戰。為應對這一情況,2015年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提出了全市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升級改造目標方案,力爭用三年時間,到2018年完成全部水廠升級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城市飲用水品質,確保城市供水安全運營、穩定供應和可持續發展。
市區一半供水深度處理
我市現有的自來水廠均采用常規處理工藝,即: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該工藝可以去除懸浮物和膠體、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各項指標,保障出廠水達標。而深度處理工藝,就是在此基礎上增加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生物預處理、膜處理等,提高去除溶解性有機污染、臭味與氨氮的能力,在確保自來水穩定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水的品質,改善飲用水的口感。
今年1月25日,我市首個水廠深度處理項目——仙家寨水廠深度處理改造項目正式投產運行,目前已達到滿負荷運行,每日處理原水36.6萬立方米,占市區供水量的一半。這是我市首次突破傳統工藝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也是省內最大規模的深度處理改造項目,為我市全面完成水廠深度處理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
城市水廠分批分期改造
“經檢測,改造后管網水水質發生了較大變化,管網水的余氯味和嗅味明顯改善,有機物綜合指標UV254降低了一半,消毒副產物大大降低。 ”市城市管理局供水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質改善大的區域有高新區、城陽區東部、李滄區李村、嶗山區、高科園及青島大學等;改善比較明顯的區域有滄口、市政府、山東路、南京路、芝泉山等;改善較小的區域有原四方、青島山、遼寧路、中山路、火車站、西鎮等。
按照“先易后難、先重點后全域,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原則,我市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在六區四市城市供水全域實施。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對全市24個水廠分批分期實施工藝改造。去年已完成仙家寨等5個水廠改造工作,開工建設了管家樓水廠改造項目。今年重點建設白沙河等5座水廠工藝改造項目,到2018年,我市現有24座城市供水水廠將全部完成深度處理工藝改造,所有新建水廠均采取深度處理工藝,城市供水品質將得以全面提升。
加強供水水質監管力度
在推進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的同時,我市還不斷加強供水水質監管,確保城市供水安全,讓市民用上“放心水”“明白水”。其中,我市去年首次引入水質第三方檢測機制,委托國內著名的水質檢測機構與青島市水質監測中心進行平行檢測,進一步加強水質的監督力度。重點推進原水預處理系統建設,實行水廠預氧化處理,開展中途或區域消毒劑投加控制,保障了管網水達標。
同時,組織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市水質檢測中心等單位開展青島供水水質提升及嗅味改善課題研究,并研究制定提升供水水質的地方行業指導標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