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5-15 08:25:05
100多米長的海晏門“廢品一條街”在營的回收站大約有13家。見習記者劉玉樂 攝
13日,海晏門街被往來回收廢品的車輛擠滿。 見習記者劉玉樂 攝
廢品回收行業,可以將閑置物品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被稱為社會靜脈產業。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廢品站卻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很多苦惱,占道經營、廢品亂堆亂放、違章搭建、噪音擾民、臭氣難聞、火災隱患……
癥候1:占道當街交易廢品,馬路堵得水泄不通
8日中午,幾名商販坐在海晏門街北側樹蔭下閑聊,身后是用麻袋裝好的啤酒瓶和廢塑料,一有騎三輪車來此賣廢品的人經過,他們會不約而同地將其喊住,雙方討價還價一番。
粗略統計,100多米長的海晏門“廢品一條街”在營的廢品回收站有13家,有收廢紙板、廢報紙的,有收廢塑料的、有收廢木材、舊家具的,也有收廢金屬的……每天下午5點開始,不停地有載著廢品的小車進入這條街,路兩側的廢品回收站也變得忙碌起來。
17:00左右,路南一輛藍色大貨車停在墻角,一男一女站在圍墻上不停地將廢紙板往車上摞,幾輛裝著廢紙板的三輪車停在貨車旁排隊等候。斜對面,回收廢塑料瓶的商販幾乎占據了1/3的馬路,一輛白色小貨車停在路邊,商販不停地為前來賣廢品的人點貨。
這種情景在海晏門街上屢見不鮮。街北側路東一處從三層小樓加蓋出來的活動板房里堆滿廢紙,門口堆放著回收來的小家電等,馬路邊還有兩個沙發,原本就不寬的馬路僅剩4米能通車。一輛從南向北行駛的私家車經過時,被停在路兩邊的車輛堵住了去路,幾名流動攤販見狀挪動自己的車讓路。
據觀察,沿街廢品回收站幾乎都在門口收貨,流動回收點的車也停在路兩邊,加上沿路住戶門口時而停放的私家車,海晏門街經常被堵得無法進出,往來車輛只能小心翼翼地行駛。
癥候2:擾民噪音臭味是小事,易燃物成山最鬧心
海晏門街路南幾家商販院內堆滿了廢紙、廢塑料瓶,打包好的廢品摞在院子里,有些已經高過3米高的院墻。站在附近高樓看去,有的廢品回收站內廢品肆意堆積,有的則成包摞在一起,將小院堆得滿滿的。
然而,海晏門“廢品一條街”道路兩側并未見有消防栓。8日下午,路東收廢木材的回收站外,一男子正將木材挨著院墻一塊塊摞起來,隨后站在廢木料頂端,手里拿著水管不停往上澆水。“澆水防火,他家旁邊還有收廢紙的,院子里都是易燃物,萬一有人丟個煙頭著了火,可不是小事”,附近一名住戶說,“都是他們自己想辦法防火,附近沒見有消防栓,這條街還經常堵車,萬一要是有什么情況消防車進不來,那就鬧心了”。
“2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收廢品,漸漸地成了廢品一條街,基本都是外地人租用小院干這行”,該住戶說,近幾年廢品回收行業不景氣,相較以往,街上的廢品回收站已少了1半多。
“早上五六點鐘就有人來賣廢品,一天到晚地不消停,天一熱街上那臭味,根本不敢開窗。”街上一住戶抱怨。
誰來治?
一條街跨倆區,治理效果保持不住
海晏門“廢品一條街”處于天橋區和歷下區交界地帶,分屬北園街辦和東關街辦管轄,街道上分布的廢品回收站也根據其注冊地由兩區分別管理。
北園街辦柳行社區居委會一工作人員介紹,兩街道辦對廢品回收街東側管理劃分為:南段約2/3歸東關街辦管理,北段約1/3歸北園街辦管理。西側街道相對復雜,大柳行頭門牌和海晏門門牌犬牙交錯,他說,“門牌上寫著大柳行頭的屬于天橋區,寫著海晏門的屬于歷下區,兩種門牌犬牙交錯,這一戶屬于歷下,他隔壁可能就屬于天橋,再一戶可能又屬于歷下,現在有些門牌掉了,具體哪些屬于我們管轄,得到現場看才行”。
記者從歷下區東關工商所了解到,海晏門街登記在冊歸歷下管理的回收站共14家,其中4家已注銷,“目前登記的情況就是這樣,也可能有商戶已經離開但沒有來注銷營業執照的情況”。天橋區沃家工商所一工作人員表示,海晏門街上登記的歸天橋管理的回收站有2家。
至于目前在營的13家廢品收購站是否都已登記在冊,倆工商所工作人員均不能確定。
據公開報道,海晏門街對物品堆放、清運和安全消防進行過2次治理。2008年海晏門街改造后,道路兩側建立文化圍擋墻,商戶入內營業;2014年,東關街辦聯合城管、社區民警、安監等部門對海晏門街進行集中整治,清理了占道廢品,并將裝卸廢品時間規定為晚上7點。“兩次都是,剛治理完能保持一陣,街辦的人也不能天天盯在這,沒過多久就又回潮了。”一住戶說。
●延伸閱讀
擾民廢品站市區到處有
地點:二環東路省福彩發行中心西門附近
圍擋內有兩家廢品收購站,廢鐵、廢塑料、廢報紙、舊衣服、舊家電等物品露天堆放著。
地點:二環西路西紅廟村附近廢品回收街
一家收廢塑料的回收站就地進行半成品加工,將泡沫加熱生成褐色顆粒狀的晶體。
地點:無影山北路北太平河附近
一處近百平方米的廢品回收站內,堆著廢紙板、塑料瓶、啤酒瓶、舊衣服等廢品。距其不到50米的某小區居民張女士說,“在家里就能看到院子里堆的廢品,我們都很擔心它萬一著火會不會殃及我們。”
無影山北路附近一家廢品收購點,廢鐵、廢塑料、廢報紙、舊衣服、舊家電堆了滿滿一個院。 見習記者劉玉樂 攝
占道經營、亂堆亂放、噪音擾民、安全隱患、環境污染等問題是市區里廢品回收站的通病,而“治理—反復—再治理—再反復”的尷尬,也不是個例。業內人士介紹,多頭管理是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廢品回收站至少有商務、工商、環保、城管4個部門管理。
濟南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一工作人員表示,一直以來,行業內執行的是商務部2006年發布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商務部門是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經貿)、公安、工商、環保、建設、城鄉規劃等行政部門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監督管理。在實際管理中,1個廢品回收站至少有商務、工商、環保和城管4個部門管理。
“在濟南經營廢品回收站需要到商務部門主管的供銷社備案,但實際上全靠企業和個人自覺,有很多人不會主動備案,只能通過供銷社摸底巡查時發現并督促。”一業內人士說。
濟南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職責劃分,工商部門只能對回收站是否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進行管理,對其他情況無相應執法權限。天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天橋區外環內已不再審批廢品回收業營業執照。記者通過濟南市事中事后監管服務系統查詢,目前全市有營業執照的在營廢品回收站5000余家。而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把流動收廢品的商販算在內,無證經營的能占一半以上。
另外,記者了解到,對于廢品回收站存在的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涉及市容環境等情況,歸城管部門管理;涉及環境污染的歸環保部門管理;涉及火災隱患的歸消防部門管理。
“多個部門管理,都有各自的權限,不容易形成合力,執法力度有限,可能會讓有些人鉆了空子,出現整治后反復的情況”,該業內人士分析。“不少廢品回收人員生活相對困難,也加大了我
們執法的難度,管得太嚴或太松都不合適。”一基層執法人員說。
據了解,目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并沒有行業標準。有專家認為,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行業規范和標準。“這個標準不僅要被行業認可,也要被管理行業的商務、工商、環保、公安等部門認可,這樣執行起來才有依據,有力度。”濟南一位業內人士說。
廢品越來越多,回收者越來越少
散戶逐漸出局,產業想升級卻“無法可依”
目前,市區內不少廢品加工作坊被關停,有地區已停止對二環內廢品回收營業執照的審批。城市廢品越來越多,從業者卻越來越少,成為行業面臨的尷尬境地。與此同時,一些再生資源回收者試圖進行產業升級卻“無法可依”,在他們看來,一味地堵并非出路,規范和疏導才是解決之道。
“破爛王”說10年間大批人轉行
外地來濟務工的張華(化名)從一桿秤一輛車開始收廢品,10多年的時間,他從再生資源回收鏈條底層的流動回收者變成了廢品回收站的經營者。再有半個月,他租來收廢品的小院即將拆遷,“現在有些地方不讓我們在市區里干,只能往郊區城鄉結合部搬,干這行的人逐漸變少了,當年一起收廢品的幾個哥們都轉行了,我還沒想好換個地方繼續干還是出去打工”,他說,“環保查得嚴,有些上游作坊被關停,越來越不好干了”。
“一直干這行,要是轉行還真舍不得。這活是又臟又亂,我們搬走小區是變清潔了,但居民家里的廢紙、塑料瓶上哪兒處理去?還有現在拆違拆臨留下的垃圾,沒有我們把它們收集、分類,把能再利用的回收起來,都運到垃圾場去多浪費啊?國家不是一直都提倡資源回收利用嗎?城市里真的能離開我們這些收廢品的?”張華說出了心里的疑惑。
濟南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一工作人員說,2006年前后正值廢品回收行業繁盛期,“那時市協會約有900多家會員,如今粗略估計會員不到100家”。
“先驅者”說想“鳥槍換炮”卻卡在審批上
一直處于再生資源回收產業體系末端的張華或許并不明白,廢品回收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是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致命的問題。
山東省再生資源行業協會秘書長邱明琦說,國內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總體上“小、散、落后”,不少從業人員在年齡、文化水平等方面無法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經營模式單一且粗放,使其存在先天不足的劣勢。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行業里普遍存在二次污染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技術來解決,但現在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對創新和研究的投入不足,還停留在引進模仿階段。”
一位多年從事廢塑料回收的經營者表示他愿意按照政府的要求“合法”經營,但苦于“無法可依”,“廢塑料回收與廢棄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我們現在有一部分人想要進行產業升級,自己上環保設備,比如污水、廢棄處理設備,但廢塑料加工涉及環保問題,又沒有一個行業標準能夠被認可執行,實際操作中總是會被卡住”,因為缺少相應手續,他的廠子一直處于停工狀態,“一刀切并非解決之道,畢竟堵不如疏”。
原標題:濟南百米海晏門街橫跨兩個區 廢品收購站扎堆隱患重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