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17-05-04 09:58:05
記者 朱茂明 曹天偉
今年4月,聊城中通客車傳來喜訊,該公司一次性獲得北京市場500臺旅游客車定單,成為2017年全國旅游客車市場第一大單。該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該批訂單中的中通世軒LCK6125HQ5A1車型具有操控性能穩健、超低耗能等優勢,近年來一直暢銷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是國內高端豪華客車的重要代表。
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打好轉型升級這場硬仗,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市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層次,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經濟持續穩步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提升創新力
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聚碳酸酯是化工新材料五大特種樹脂中市場增長量最大的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醫療器械、建筑建材、航天飛機等領域。作為老牌化工企業,近幾年,魯西集團積極向化工新材料拓展業務,新上聚碳酸酯(PC)項目,目前一期6.5萬噸項目已經正式投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3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9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7.9%,同比提高15.2個百分點。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是技術創新、優質投資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其中,創新發揮了引領性作用。我市堅持以創新驅動培育新動能,引領經濟發展加快轉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升整體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產業結構提檔升級、發展動能加快轉換。
——提高農業組織化產業化水平。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抓手,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以產業化的方式改造提升傳統農業。截至2016年底,全市“三品一標”產品達到1128個,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了全市69%的農戶。
——推進工業提檔升級。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著力打造鋁銅深加工、阿膠、光纜、軸承等八大產業集群,信發高新材料產業園區加快建設,目前已有10個項目入園建設,總投資97億元。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培植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客車、智能機器人等產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8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9%,較年初提高0.87個百分點。
——推動服務業擴量提質。以做大服務業規模為重點,加快實施文化旅游業壯大、現代物流業突破等六大工程。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9%,占GDP比重達到41.8%,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占比提高幅度居全省第3位。
發力供給側
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兩高”行業投資同比下降22%,占全部投資比重同比下降12.5個百分點;六大耗能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實現增加值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低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聊城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呈現加速趨勢。
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要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進行。我市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長期以來,聊城許多產業和產品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不足。對此,我市按照“敲開核桃、一業一策”的方法,加快研究制定分行業、到企業的轉型升級方案。一方面通過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向中高端提升;另一方面從生產端入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2016年,全市共集中爆破拆除7臺,總計52.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組;主動關停魯西化工一廠、二廠、四廠和昌潤金熱電等企業,妥善安置職工6000人;壓減鑫華特鋼產能70萬噸,壓減任務占全省的1/4;啟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整頓規范化工企業206戶、關停87 戶。
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著力在為企業“減負”上做文章。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我市大力推動企業掛牌上市,出臺了《促進企業上市掛牌等直接融資的若干政策》,對上市企業進行重獎。去年至今,全市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總數達到27家;新增齊魯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263家,總數達到311家,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融資成本顯著降低。
把好質量關
打造知名產品品牌
每天清晨,在北京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新發地,每天都有來自聊城的大批新鮮蔬菜匯集到這里,再從這里銷往各大超市、社區等,中午或晚上,這些蔬菜就能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如今,聊城每天銷往北京的蔬菜有近20萬斤,憑借著過硬的品質深受首都市民歡迎。
無論是對一家企業,還是一個地區來說,其品牌、形象和競爭力都來源于質量。我市把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來抓,以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為目標,建立了五方合作機制,全力推進標準體系和品牌質量建設,引導企業由重產量向重質量、由重生產向重標準轉變。
品牌體現的是質量、技術的實力。從2016年起,我市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選擇100家優勢企業,實行部門一對一精準培育,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在農業方面,大力推廣“聊·勝一籌!”和“放心吃吧,聊城產的!”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工業方面,重點推動有色金屬加工、新能源汽車、醫藥、化工、新材料等優勢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和山東名牌、馳名著名商標。一年來,全市新增山東名牌產品8個、省著名商標20件。在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扶持的27個知名品牌中,就有我市的東阿阿膠和乖寶寵物兩個品牌。
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增強了聊城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信心和底氣。乖寶寵物食品年出口額1億美元,已成長為國內寵物食品十大品牌,寵物零食第一品牌。與此同時,一些有條件的大企業把目光瞄準巨大的海外市場和資源,信發集團在斐濟投資的鋁土礦開采項目,礦產儲量約4.6億噸;冠豐種業在巴西投資建設油棕種植及加工一體化項目,購買土地面積2300公頃,種植棕櫚樹1500公頃。2016年,全市對外實際投資達20.6億元,“海外聊城”建設邁出新步伐。
轉型勢不可當,一幅經濟脫胎換骨的新畫卷正在聊城大地徐徐展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