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3-22 09:36:03
2015年11月17日,共青團路人防工程開工,原計劃工期6個月。然而,誰也沒想到,該工程卻遭遇兩次延期,截至今年3月21日,道路南北兩側正在進行管道溝和人防出入口施工,工程還要延續(xù) 2 個月。記者探訪發(fā)現,地下各種復雜的管線遷建是造成工程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方“會診”之后,初步計劃5月份完工。
癥狀1地下管線雜七雜八,遷移像做外科手術
21日上午,在共青團路加油站斜對面一處工地,市中區(qū)人防辦工作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正在踏勘現場,就如何遷移管線進行研究。“別看人防工程長度不到500米,但地下遍布各種管線,水電氣暖、通信光纜,都全了。”區(qū)人防辦工作人員周先生說,管線移不了,人防出入口就沒法建,整個市政道路工程也就耽誤了。
根據他的指引,記者看到自來水、強電、燃氣、供暖、污水、雨水、通信等管線雜七雜八地分布著,正好擋住一處人防出入口,路南側還有國防光纜,管線遷移工作無異于進行一次繁雜的外科手術。據介紹,盡管施工前已對地下管線進行摸排,也和管線產權單位開過協調會,但到了真正開挖時,卻發(fā)現管線圖紙和實際分布并不一樣。“共青團路經過多次施工,地下管線走向早已發(fā)生變化了。”周先生說,目前各種管線中遷建難度最大的是強電管線,要把共青團路北側的地下高壓電纜移到路南的管道溝,并新建16孔電力管線,而這條處于城市心臟地帶的高壓電纜負責周邊綠地中心、醫(yī)院、機關、金融機構、居民小區(qū)供電,鋪設中要先規(guī)劃,耗時耗力。
對癥下藥:管線產權單位審批要提速
周先生說,目前施工方已向自來水、燃氣、供暖等管線產權單位提交遷移申請,“審批能快點的話,工程就能提速。”當天上午,山東省長途電信濟南傳輸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就管道溝支撐保護、通信管線遷移等商量方案。
癥狀2
中途換了施工企業(yè) “有點缺乏協調”
目前,共青團路人防工程有倆建筑公司進場施工,山東魯建負責地下主體和地面部分,濟南三建負責8個人防出入口。按理說,兩家公司分工明確,如果存在管線遷移復雜的客觀原因,不至于工期一拖再拖。據山東魯建一技術人員說,去年春天保泉、秋冬霧霾都曾停工過,今年春節(jié)過后復工也晚,對工程進度都造成影響,“之前四建干了一段時間,后來被開發(fā)商換成了三建,和我們施工也有點缺乏協調。”
對癥下藥:市中建委已約談倆施工單位
記者從市中區(qū)建委了解到,因為工程進度滯后問題,區(qū)建委上周已約談兩家施工企業(yè),要求雙方加快進度,保障工程如期完工。該技術人員也證實魯建被約談,工程進度要提速。
癥狀3工期一拖再拖,遭遇兩次延期
共青團路人防工程原計劃工期6個月,然而,中間卻遭遇了兩次延期。目前,共青團路人防工程正進行出入口建設,其中6個為24小時過街通道,東西向道路也已鋪設完畢,待同步進行的管線遷建施工結束后,初步計劃5月完工。
對癥下藥:市中要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zhàn)
3月20日,市中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韓永軍調度有關重點項目,現場察看了共青團路人防工程以及經四緯一等棚改項目,提出要對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再梳理、再分析,盡快拿出有效措施,積極妥善加以解決;進一步強化時限意識,倒排工期、掛圖作戰(zhàn),加速加力推進項目建設。
●相關新聞
地下管線“家底”摸清未來施工將可提速
被復雜的地下管線“拖”住的并不只有共青團路人防工程,可見濟南在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上還有所欠賬。令人欣慰的是,濟南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于今年1月通過驗收,這將有助于今后老舊管網改造、重大項目建設。
從2015年3月31日起,濟南市就正式啟動了中心城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工作,擬建立種類齊全、數據準確、信息共享、動態(tài)更新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類地下管線信息集中統一管理,并與相關職能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信息資源共享,滿足城市規(guī)劃、建設、運行、應急等工作需要。據當時媒體報道,普查范圍為城市總體規(guī)劃劃定的中心城范圍:東至東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東(長清區(qū)歸德鎮(zhèn)界),南至南部雙尖山、興隆山一帶山體及濟萊高速公路,北至黃河及濟青高速公路,面積約1022平方公里。
2016年3月,濟南首次中心城地下管線普查基本完成,已匯交管線普查數據15837公里,中心城各類管線的“家底”基本摸清,未來我市地下管線將變得可視、可研、可管、可控。2017年初,濟南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通過驗收。下一步,市規(guī)劃局將在前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軟硬件建設的基礎上,繼續(xù)推進系統對于規(guī)劃審批、建設施工、應急防災等方面的應用功能建設,做好綜合管理系統和專業(yè)管線系統的對接。
●馬上評論
再一再二拒絕再三
約會總遲到,男/女朋友會埋怨你;工作上拖拖拉拉,老板會時刻想解雇你……同樣的,一項民生工程總是延期,老百姓不能不心急。
本來嘛,建地下人防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按規(guī)劃,地下一層為商業(yè),新商鋪帶來更多商機,不僅能拉動部分人就業(yè),還能讓市民有個休閑新去處;地下二層為停車場,既便利了消費者,又能緩解擁堵,要知道,市中心的停車位多么可貴。然而,這樣一項大家看好的工程卻患上了“拖延癥”,反給周邊“添了堵”,著實不該,也絕不是其本來目的。
拖延,不是沒有理由:地下管線的雜亂、施工方的更替……各種客觀條件限制了工程推進。把問題解釋清楚,群眾也不是不能理解。不過,大家更希望看見能拿出解決難題的決心和方法。畢竟,拖實屬“下策”,早日破題才是王道。好在,目前有關方面正積極協調推進,約談了相關部門,要求盡快拿出有效措施、加快工程進度,更是立下新目標:計劃5月完工。這讓我們看到了誠意。
“言必信,行必果”。再一再二不再三,相信這一次,工程會“守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