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4-06-09 18:07:0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研究
山東省實驗小學 邱明
一、研究對象:
小學全體學生
二、核心概念界定:
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提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課程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使學生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系。
三、研究目標
1、學生親近學習環境,增加對校園內植物的認識,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獲得親身參與實踐探索的積極體驗和經驗。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研究內容:
在學生習作中,都曾描寫過美麗的校園,而其中寫得最多的就是校園中的各種植物。高大挺拔的楊樹,姿態優美的龍爪槐,花團錦簇的玉蘭……校園中形形色色的植物形態萬千,趣味盎然,通過研究,讓他們踏進植物王國的大門,去發現一個個新鮮有趣的現象。
五、研究現狀:
我們的校園坐落在美麗的泉城,尤其是唐冶的綠化,達到了點上成景,線上成蔭,面上成林的設計特色。漫步在唐冶小學的校園中,我極目遠眺整座校園會感到特別的幸福。但是經過調查,大多數學生對校園植物了解甚少,對如此豐富方便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利用起來,讓學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園植物及其分類,讓學生更多的關注給大家的身心帶來寧靜致遠的校園環境。學生通過綜合性學習,對植物的種類,用土分布、習性等進行一次詳細的調查和研究,使學生更快,更容易的熟悉校園,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基于自身的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以往活動中,教師自己統一布置內容,內容枯燥,形式老套、動手動腦太少和缺少個體經驗感受。本次活動,教學內容和目標不給學生定條條框框,而且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課堂內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精神和合作觀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沒有現成的教學參考書、教科書和教學大綱,因此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設計。本次實踐活動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廣,開展這種教學對教師自身教學設計的創新能力有所提高。
七、操作流程:
1、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主體性: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以學生主動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教師通過引導鼓勵、精心啟發,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實踐性: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自看一看,聞一聞,查一查等實踐性較強的方式,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而不是像傳統的課堂教學那樣,只有教師的講述。
合作性: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突出團隊精神,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和集體的凝聚力,培養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允許學生通過分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務。
激勵性:評價以表揚為主,收集、記錄學生在活動中的點滴進步和閃光因素,營造和諧、友好、向上的氛圍,是學生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2、具體研究方法
自主學習法: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由自己的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
調查法:鼓勵學生留心觀察,采用課時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自己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發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
小組討論法:學習任務被小組成員各自承擔,在小組內展開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學生共同收集、整理、解釋有關信息,通過綜合分析、比較,得出科學的結果,作為小組的成果在全班交流。
幫學活動法:教師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自信心、獨立思考的習慣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對學生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給予指導。
激勵法:評價以表揚為主,收集、記錄學生在活動中的點滴進步和閃光因素,營造和諧、友好、向上的氛圍,是學生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校園內植物的認知情況。
第二階段:開展“進校園植物王國”的綜合實踐活動。
第三階段:學生采用問答、展覽等方式匯報活動成果。
總體框架
八、推廣價值:
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在親歷和體驗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知識領域,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激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九、預期成果:
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①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個性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去研究最感興趣的植物,最想知道的知識。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活動的興趣。
②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了解校園植物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觀察中發現問題,通過查閱資料不斷思考,解決了問題。學生經過探索把實踐研究的對象弄清楚,親歷知識產生的過程。學生作為實踐主體的活動中,主動的得到發展。
③增強合作意識
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成員之間相互合作、交流,促進發展。
2、提高教師的能力
教師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者,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形式由學生確定。以學生的主動、自主參與為特征,采用從問題入手的探究式學習方式,不給學生定條條框框,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因此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設計,對教師自身教學設計的創新能力有所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等各個學科,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不同特長的教師之間進行研討,協作。相互請教,尋求幫助,有利于形成教師之間研討、協作的氣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