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3日訊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既是一個古老中國的樣態更新,也是一個燦爛文明的生命延續。面對新的文化使命,人們不禁思考:中華文明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方?答案就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結合和融合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挫折而生生不息,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歷經苦難而綿延永續,根本就在于“馬克思主義之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的指導、滋養與支撐。緣于這樣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根”與“魂”的對話——從“第一個結合”到“第二個結合”》一書應運而生,近日由中宣部學習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書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一級巡視員,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孔繁軻策劃主編,由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部門單位的專家學者精心撰寫。
本書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精辟闡述了黨對“兩個結合”的探索和實踐歷程,深刻回答了“根”在何處、“魂”在何方,闡明了“第二個結合”彰顯文化的契合與自信,實現了又一次思想文化大解放,揭示了“兩個結合”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回應了如何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守“根”鑄“魂”,奏響一曲曲真理悠揚的文明發展樂章,演繹一場場穿越時空的文明傳承對話。
本書著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深刻論證了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的極端重要性,堅信正是有了“根”的堅守、“魂”的引領,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跨越脈動中,“根”與“魂”的對話始終在繼續、在回蕩,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步伐必將越發鏗鏘堅定。
作為一部現象級理論讀物,該書歷經近一年時間的寫作打磨。它視角獨到、內涵豐富,觀點新穎、邏輯嚴密,圖文并茂、可讀性強,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一部難得的好教材,有助于更好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