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提出新目標。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對《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進行解讀。山東提出實施產業鏈“5567”提升工程,推動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顯著增強;此外,山東還標明了實施進度,即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力爭達到100萬輛左右、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山東現存9.85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023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8.3萬輛。在這樣的基礎上,山東若能在2025年達到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無疑是一大跨越式發展。
那么,山東提出這一目標的底氣是什么?一組“躍動”的數字,標注出這一工業大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累累碩果——
看產業主體。近三年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量呈逐年遞增態勢,其中,2021年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量飆升,新增2.33萬家,同比增長138.52%;2022年、2023年分別新增2.69萬家、2.98萬家,同比增長15.04%、10.91%。如今,山東擁有近10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
看政策支撐。近年來,山東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六大產業鏈之一進行重點打造,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壯大產業規模,擴大優質產品供給。此前山東已明確了“兩基地、五集群、一走廊”的總體布局,目前來看,初步形成了以濟南、青島兩市為核心,淄博、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日照、臨沂、德州、聊城等市協同發力的產業格局。
看配套建設。截至2023年底,山東各類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54.1萬臺、同比增長152%,其中,公共充電樁12.3萬臺,同比增長46.4%;居民充電樁41.8萬臺,同比增長219.8%,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堅實保障。
可以說,伴隨著山東自上而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強力扶持以及對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各類資本潮水般地涌向山東這個新興產業領域,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成為提振全省經濟活力的重要產業。
但山東也深刻認識到,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研發制造以及車用芯片、基礎軟件、新體系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配套上仍有明顯短板,產業轉型步伐不快、產能利用率不高、產業協同不夠等問題較為突出,亟待盡快突破。為此,山東意在通過實施整車企業“龍頭引領”行動、配套能力“鏈群集聚”行動、產業布局“錯位發展”行動、市場拓展“全域應用”行動、創新能力“協作聯動”行動、制造水平“數字賦能”行動、品質品牌“加力提升”行動等10項行動優化產業布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特色優勢品牌,全面推動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發展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主力軍,是推動經濟穩增長、穩就業、創造新業態的重要抓手。當山東把新能源汽車產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按下快進鍵,一定能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