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21年山東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張成杰在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山東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聚焦省委重大戰略部署,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完善全省生態文明統籌協調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省際間(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動東營市全域、濟寧鄒城市入選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建立山東省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質量管理信息服務平臺;開展園區及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環保管家(環境顧問)試點;創新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把綠色發展情況作為獲取財政資金的先決條件,激勵倒逼企業高質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發展,相關做法被中央改革辦轉發推介;積極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沿黃九市共完成造林9.12萬畝。
據了解,2022年,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山東將重點圍繞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展開,為建設美麗山東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一是加快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1+N”政策體系;二是繼續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推進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三是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形成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四是開展海洋碳匯試點,探索建立海洋碳匯標準體系。